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荐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精品推荐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妙笔入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妙笔入梦”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元璋鲁明义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解自己,能够继承自己的皇位,能够延续老朱家的江山。朱标一脸懵逼的被朱元璋拉到尚书房,还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突然要查账。“父皇,为何如此着急,要现在立刻就查松江府的税收账簿?”朱元璋搓了搓手,却显得十分期待,说道:“标儿啊,你也知道,咱们大明朝现在穷啊。”“父皇更是穷的快揭不开锅了。”“但是在上沪县,你也......

主角:朱元璋鲁明义   更新:2024-05-07 14: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鲁明义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由网络作家“妙笔入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妙笔入梦”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元璋鲁明义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解自己,能够继承自己的皇位,能够延续老朱家的江山。朱标一脸懵逼的被朱元璋拉到尚书房,还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突然要查账。“父皇,为何如此着急,要现在立刻就查松江府的税收账簿?”朱元璋搓了搓手,却显得十分期待,说道:“标儿啊,你也知道,咱们大明朝现在穷啊。”“父皇更是穷的快揭不开锅了。”“但是在上沪县,你也......

《精品推荐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精彩片段


奉天殿上。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即便身上穿着的还是常服,但是身上的威压却是丝毫不减。

“咱本次微服私访,实在是感触良多。”

“没想到在咱大明的治下,还能出现易子而食的事情。”

“如果不是咱亲眼所见,咱是怎么都不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咱的大明朝。”

“诸位高坐庙堂之上,却不知民间疾苦,诸位每天对着咱歌功颂德,难道天下的百姓就能吃饱喝足吗?”

“咱的大明朝不在诸位的嘴上,而是在民间的百姓身上。”

“臣等惶恐。”

李善长等文武百官齐齐跪下,朝朱元璋请罪。

朱元璋看这些官员又是老样子,也没有说下去的心情,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善长啊,你和户部尚书范敏下朝之后,将松江府这些年的税收,全部送到上书房,咱要看看。”

没错,朱元璋在看到上沪县的账单后,突然想起这上沪县既然收了那么高的收税,那上沪县每年上缴的商税肯定是一大笔银子。

想到上沪县如此繁华,并且还有这么多商人云集于此,朱元璋瞬间感觉天降横财。

于是朱元璋归心似箭的朝着应天府赶路,就是想要看看这个上沪县每年所交的税收到底有多少银子。

如果李进连税收都敢贪污的话,朱元璋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立刻派出锦衣卫将李进投入大牢,抄家灭族。

而底下的户部尚书范敏在听到朱元璋打算核查账本时,却是心中猛地一跳。

难道朱元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打算找自己的麻烦。

想到这范敏下意识的就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毕竟作为淮西子弟,范敏能走到这一步自然少不了李善长的帮助。

李善长却是脸色淡然,大大方方的朝朱元璋行了一礼,说道:

“遵旨。”

范敏见李善长如此淡定,心中担忧放下大半,跟着说道:

“微臣遵旨。”

“既然如此,那今天的朝会就到此为止,希望诸位下去能够体察民情,多为百姓做事。”

“退朝吧。”

朱元璋此刻是迫不及待想赶紧退朝,然后返回尚书房,去好好算算上沪县的账。

.....

上书房。

朱元璋刚下朝就拉着朱标往尚书房赶去。

朱标作为朱元璋最寄予厚望的儿子,刚刚建立大明,朱元璋就把朱标给立为太子。

在朱元璋的心里,朱标就是自己的继承人,以后克继大统的儿子,也只有朱标。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无论是在哪都会带着朱标一起。

处理政务,体察民情,甚至是有时候下地干活,都要带上朱标。

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可以说就是为了让朱标理解自己,能够继承自己的皇位,能够延续老朱家的江山。

朱标一脸懵逼的被朱元璋拉到尚书房,还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突然要查账。

“父皇,为何如此着急,要现在立刻就查松江府的税收账簿?”

朱元璋搓了搓手,却显得十分期待,说道:

“标儿啊,你也知道,咱们大明朝现在穷啊。”

“父皇更是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但是在上沪县,你也看到了,上沪县富啊,李进更是富得流油。”

“李进在那里执行的税收是十税一,而且还是所有商户都要上缴的政策,那上沪县的税收应该是一大笔银子。”

“如果这笔银子能进入国库,那咱们今年就不用愁了,就连徐达北伐的钱也都有了。”

朱标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朱元璋是在打上沪县税收的主意。

不过经过朱元璋这一提醒,朱标也瞬间激动起来,毕竟上沪县的富裕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真的能将上沪县的税收给接收过来,那国库立马就能充盈很多。

正在父子二人,在上书房着急的走来走去的时候,李善长终于带着范敏走了进来。

“臣参见上位(皇上)。”

“免礼,平身,将账簿立刻呈上来。”

朱元璋的面色显得十分着急,着急中还带着一丝期待,和少许的兴奋。

李善长虽然觉得事情不简单,但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只能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账簿呈给朱元璋。

看李善长磨磨唧唧的,朱元璋几步走到李善长的面前,将账本一把夺了过来。

随手交给朱标一本,他自己就开始当着几人的面,仔细的观看上沪县的税收。

范敏看朱元璋如此急迫,心中又开始七上八下,等到朱元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的时候,范敏甚至有些站立不稳。

虽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会生气,但是看朱元璋的样子,却是好似要择人而噬。

李善长也看出了不对,赶忙出声询问道:

“上位,不知发生了何事?让上位如此在意?”

朱元璋此刻的脸色已经铁青至极,听到李善长的文化,朱元璋猛地转过头看向李善长。

瞪着双眼,血丝在朱元璋的眼珠上不断蔓延,而后朱元璋怒吼道:

“咱问你,为何松江府每年的商税税收都是0?”

“难道松江府就没有商人吗?还是你们胆大包天,胆敢瞒着咱把这些银子全部贪墨了?”

朱元璋此刻的表情极为狰狞,把李善长都给吓了一跳。

范敏更是赶忙跪下,磕头解释道:

“皇上恕罪,自洪武元年开始,咱们大明朝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决定暂时不收商税。”

“虽然规定了三十税一,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商税给收上来。”

“而且由于大明朝草创,百废待兴,商人更是所剩无几,所以每年的商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此,一直到现在,咱们大明的商税都没有收过。”

朱元璋听到这话,胸口好似被大锤狠狠的锤了一下,这种心疼到窒息的感觉,让朱元璋面色瞬间变得通红。

想到上沪县那一大笔商税全被李进给贪墨,朱元璋就感觉心在滴血。

“混账!!”

“当初是谁提出要不收商税的?”

朱元璋此刻最恨的不是李进,而是当初提出免除商税的那个混蛋。

“是....是微臣!”

范敏颤颤巍巍的承认是自己当初提议。

范敏当初能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是因为他提出这个建议。

朱元璋觉得范敏体恤百姓,是个好官,这才提拔范敏上位。

不过现在,朱元璋却恨不得立马弄死这个范敏。

“来人,把这个狗东西给咱拉下去,打入大牢,彻查。”

朱元璋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那就只能是眼前范敏的错。

李善长眼睁睁看着范敏被拖走,却不敢开口求情。

甚至朱元璋脾性的李善长知道,这个时候开口也是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朱标也是发现了端倪,朝朱元璋说道:

“父皇你快看,这松江府的粮税也不对。”


李进府邸之内,朱元璋声色俱厉,怒目圆睁。

看样子如果李进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说法,朱元璋甚至会直接出手揍李进。

李进在听到朱元璋的问话后,神色风轻云淡,语气更是轻描淡写,反问道:

“谁给你说,那是大明百姓??”

朱元璋脸色一滞,看着李进的眼神充满着疑惑。

什么意思?这些人不是大明百姓?

那买卖的这些人是什么人?

但是随即朱元璋就想到了什么,继续质问道:

“那些人与我们长得一般无二,他们怎么就不是大明百姓了?”

李进翻了个白眼,黄种人作为亚洲地区的象征,自然长得相差无几。

毕竟黄皮肤,黑眼睛,这都是一样的。

“他们与咱们长得一样,不代表就是咱们大明百姓。”

“蒙古人也与大明百姓长得类似,可是他们亡我大明之心从来就没有停过。”

“不只是蒙古人,周边许多国家都是这样。”

朱元璋这个时候却是听明白了,敢情这李进买卖的是别的国家人口。

想到这,朱元璋的怒气就消减了很多。

但是旁边的马皇后却仍然有些接受不了,问道:

“难道其他国家的人就不是人了吗?”

“咱们大明自诩天朝上国,怎么能将他国的百姓卖作奴隶呢?这与野兽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话,李进就有些不乐意了,反驳道: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无论什么时候,天朝上国永远是打出来的,不是自己吹嘘出来的,更不是礼仪教导出来的。”

“周边这些国家,在咱们大明强大时,那自然是唯唯诺诺。”

“可若是咱们大明虚弱的话,难道他们还会给咱们讲什么礼仪道德吗?”

“五胡乱华,靖康之耻的教训就在眼前,给这些茹毛饮血的人有什么道义好讲,我只是买卖他们的人口已经够仁慈了。”

马皇后听到这些,脸色依旧不好看,但是朱元璋却是连连点头。

当初朱元璋下令徐达北伐时,朱元璋就曾经喊出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早就知道异族的危害,如今得知李进是在买卖他族人口,那自然气就消了一大半。

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那些人买卖的就不是大明百姓?”

“如果他们瞒着你买卖汉人百姓呢?”

李进这个时候却是眉毛微微扬起,声音上调道:

“他们敢?如果让我知道他们谁敢瞒着我买卖大明百姓,我不仅要把他们抄家,还要把他们扒皮萱草,吊在自由女神像上。”

“让所有来上沪县买卖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买卖大明百姓的下场。”

此刻的李进霸气侧漏,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让人情不自禁相信。

但朱标刘伯温听到李进如此残忍,有些微微皱眉。

只有朱元璋觉得李进这样干,十分合他心意。

旁边的朱棣却是插话道:

“那你怎么区分大明百姓和异族百姓呢?”

“很简单,会写汉字或者会说汉话,无论是不是异族,都不允许买卖!”

朱棣朱标听到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这根本毫无依据可言。

“可是你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李进嘴角轻轻勾起,微笑道:

“近期当然没用,可是如果奴隶贸易彻底展开,那些异族为了能够活命,开始学习汉字汉语后,那自然是有用的。”

“当这些异族开始接受我大明的文化习俗,渐渐开始丢弃自己种族的文字语言,全部学习华夏文字语言时,这些种族还能称得上异族吗?”

“到了那时,这些种族就是咱们汉族,而且是同根同源,习俗文化语言文字完全相同的种族。”

“好!!”

朱元璋这个时候拍案而起,为李进大声叫好。

“李进,如果照你这样说,那以后全天下的种族不是就只有咱们汉族这一家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灭族之策啊!!”

“果然够狠,够毒,咱喜欢。”

李进得朱元璋的称赞,却也只是面带微笑,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反而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老爷子从京城来,就不好奇上沪县为何发展这么快吗?”

“县外无数的良田,城内无数的高楼,周围数十条公路,都多亏了这些奴隶在,上沪县才有今日之盛景。”

朱元璋听完若有所思,但是刘伯温却是忍不住问道:

“李大人,即便异族残暴,可是你这样对待这些奴隶,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

“不管如何,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李大人难道就真的不怕后世之人的评说吗?”

李进却是根本不在乎,右手轻轻一摆,说道:

“用敌人的血,浇灌我大明的土地,富裕我大明的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能让我县里百姓过得富足幸福,即便遗臭万年,我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情不自禁想起进入这上沪县的一幕幕,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看到那些耕作的百姓全都是带着脚镣。

不仅如此,他更想起了第一次看到升旗时,响起的那句歌词:

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看样子李进可能还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买卖人口的事情,咱们先不论对错,你能让上沪县百姓生活富足,就说明你的功绩。”

“可是你又为何组建什么斗兽场,让人和猛兽争斗,取悦那些商人,以此获利,这难道不是丧失人性?”

朱元璋将买卖人口的事情揭过,却是说起了斗兽场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斗兽场,仍旧是让他义愤填膺。

那名黑汉子端的是一名好汉,竟然就只有白白死在了老虎的口中,这让朱元璋实在不能忍受。

“难道这些斗兽之人,也不是大明百姓?”

这一次,李进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那些人的确是大明人。”

哪知这句话却是再次点燃起朱元璋的怒火,骂道:

“既然是大明人,你为何要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进去送死?”

“明知道那里面是猛兽,进去之后十死无生,你还让他们进去送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