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瑾玉宋亦行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由网络作家“笔墨成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是作者“笔墨成金”的倾心著作,叶瑾玉宋亦行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遇上什么坏人就不好了。三人点头:“好的,姐。”拿着旧床单,跟在扛着发圈的叶瑾玉身后,几人打算找一个稍微空一点的地方。叶瑾玉眼尖的看见树那边有个空地,也看到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土豆与红薯,也看中了那地方。只见她扛着蛇皮袋几个健步就来到了树旁边,先到一步的她,直接将蛇皮袋放到地上,了,彰显着这地有人了。那妇人头系一块三角红围......
《全本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精彩片段
精选一篇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现代言情、宠妻、甜宠、佚名现代言情、宠妻、甜宠、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笔墨成金,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目前已写1001159字,小说最新章节第439章 番外:最终章,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可以极品少点,极品多不好,读者看了容易弃书,看书是为了放松心情,不是看怎么恶心人的。
我好磕大哥和小叔这一对啊[爱慕][爱慕][爱慕]
女主的性格真的不错,绝不被任何人道德绑架,能动手不比比,不管对方是谁,绝不憋屈隐忍退让!
冲大哥小叔也得五星!他俩真的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我真的不磕cp的,可他俩真的挺好磕!
章节推荐
第338章 有人耍流氓啊
第339章 我告诉你一个解决的办法
第340章 见,为什么不见?
第341章 我妈教我,能动手就别跟人傻逼逼
第342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作品阅读
拖拉机来到早河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
这里不好停车,叶大海得去找停放的地方,先让他们下车。
叶瑾玉带着双胞胎与叶瑾红,嘱咐着:“人多,你们别走散了,也别跟任何人走知道吗?”
到底还只是十多岁的孩子,她怕忙起来,要是遇上什么坏人就不好了。
三人点头:“好的,姐。”
拿着旧床单,跟在扛着发圈的叶瑾玉身后,几人打算找一个稍微空一点的地方。
叶瑾玉眼尖的看见树那边有个空地,也看到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土豆与红薯,也看中了那地方。
只见她扛着蛇皮袋几个健步就来到了树旁边,先到一步的她,直接将蛇皮袋放到地上,了,彰显着这地有人了。
那妇人头系一块三角红围巾,穿着一件蓝色印小花棉袄,脸上因为常年暴晒,十分的暗沉。
此时她提着篮子,身后有一个中年男人,胡子拉碴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面扛着几蛇皮袋。
一见自己看好的地方,被个姑娘给占了,顿时没好气道:“这位小同志,这地方是我的,麻烦你让一让。”
叶瑾玉看弟弟们过来了,拿出床单,淡定道:“大姐,我记得这里的地不是私人的,谁先占地,谁想摆就可以摆在这里。”
那妇人大嗓门道:“可我每一次来,都在这里做生意,你让一让。”
说完,直接踩过她铺好的床单,踩了个脚印。
国人的本质都是爱八卦,爱看热闹。
看着这,立马引来不少人驻足,将这里包围住了。
叶瑾玉看着那床单上的脚印,站起来冷冷盯着妇人:“你再踩我床单上试试?”
那眼神让妇人有些畏惧,却还是嘴硬着:“我踩了怎么着?”
叶瑾玉阴沉着脸,直言:“那你这脚会断。”
声音不大,但谁都知道,她不是吓唬人。
她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人,谁敢欺负她,她绝对扛到底。
那妇人吓得连连后退了几步,在那里嚷嚷着:“你这小同志还有没有王法了?”
叶瑾玉道:“王法是给懂道理的人讲的,你要懂,我也给你讲。”
这话,让不少看戏的都笑了起来。
一开始还以为这姑娘是个不讲理的,可听着这话,再看着她模样斯文,倒是改变了些看法。
那妇人见嘴皮子上说不过,看着他们都是孩子,大声对身后的中年男人道:“当家的,别人都欺负你婆娘了,你还不张个嘴,你是死了吗?”
那男人却是个老实的,上前拉了拉婆娘的衣袖,道:“算了,我们再去找个地方。”
妇人一听,就要开骂,叶大海停好车,看到侄女与人吵架,立马大步向前,低声问:“怎么回事?”
妇人看着叶大海人高马大,没想到他们居然有大人,嘴中嘀咕了两句,对身后男人道:“今天真是晦气了,我们走。”
叶瑾玉的声音悠悠传来:“是挺晦气的。”
也不管那对夫妻,笑着对叶大海道:“没事。”
开始趁着人还没散去,将蛇皮袋里的东西倒出来。
看完戏要离开的众人,一看这花花绿绿的,不少女人又停下了脚步。
特别是一位穿着呢子大衣的女人,名叫陈婉,手中牵着一位八岁多的小姑娘,看到这发圈,问:“小同志,这个是什么?”
其他对这发圈感兴趣的,也停在那里看着。
叶瑾玉看着这位模样三十左右,穿着讲究的女人,笑容热情道:“姐,这个叫发圈,是扎在头发上面当头饰的,您看看我与我妹头上扎的。”
她与扎着鱼骨辫的叶瑾红展示给众人看,道:“这种发圈,不但好看,还不缠头发,而且不管是扎头发,还是盘头发,都很好用。 ”
她把自己的头发拆了,干脆利落的扎了一个丸子头。
她本就白净,脸又小,因为瘦,眼睛显得特别大,这几天显得不那么病弱了,模样是越发好看,再头顶扎个红红的发圈,哪怕她穿着一件大红棉袄,也让众人觉得,跟画上的人似的。
陈婉看着那发圈,确实也心动了,问:“多少钱一个。”
这一次,他们做了基础款,就是很小的那种,也只有一根橡皮筋的,道:“这个是三毛钱一个,五毛钱一对。”
她又指着另一边:“这种是五毛钱一个,这个八毛,这个一块五一对。”
当听到一块五一对时,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也太贵了吧,这么一点,八毛钱一个,抢钱哩?”
一块五,对于他们来说,可以买很多食用的东西了。
三毛钱的那个,他们倒是觉得可以接受,但那个很小,扎起来没大的好看。
叶瑾玉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道:“大姐,您看看这发圈的布料与颜色,一看就知道是极好的布料,咱还得人工缝,光是这工钱,可都不少。
再说了,您要是去百货大楼买布自己做,可不是五毛八毛这个成本了。”
说完,她递给陈婉,道:“姐,您是个识货的,您摸摸这面料。”
看着众人那一副也想摸的模样,笑着道:“大家也摸摸看,是不是好料子,一摸就知道,五毛钱八毛钱的确实贵一些,可咱这个洋气呀,可比直接扎上橡皮筋舒服,又好看。”
陈婉确实喜欢,指着一个浅绿色印着金线荷花的发圈,又指着一个白色打底,紫色条纹的,以及一对丝绢红色蝴蝶结,上面还有要一对可爱扣子的道:“这几个我都要了,三块钱可以吗?”
众人一见出手就是三块钱,呦呵,是个有钱的。
“可以。”叶瑾玉笑着将发圈递给她,接过钱,说着吉祥话:“祝姐和姐夫工作顺意,事事如意,也祝宝宝身体健康。”
拿起一个三毛的小发圈,笑着道:“我一看姐就觉得亲切,这个送给您。”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陈婉看着她,想起她刚才挤怼人的模样,再看看着现在以及手中那小发圈,觉得这小同志是个有趣的,道了声谢,也道:“也祝你生意兴隆。”
旁边有人见她送了陈婉一个小发圈,也问:“我买一个,小同志你也送我一个呗。”
叶瑾玉笑眯眯点头:“可以的,只要满三元,都可以送一个。”
那人:“……”
可就算如此,围的人多了,看着那好看的发圈,再加上叶瑾玉的好口才,不少家里条件还可以的,还是舍得花上三毛,五毛给孩子买个。
蹲在远处卖红薯土豆的那妇人,看着自己这里冷冷清清没人问,而叶瑾玉这里围满了人,呸了一声,道:“我就说那里是风水宝地,被那小贱蹄子抢走了。”
男人蹲在那里抽旱烟,没有说话,毕竟婆娘之前还嫌弃那地方有颗树,挡了财路,他们也是找了一圈,没找到其他地方,这才又准备去哪里。
妇人看着男人不说话,更生气。
咬牙大骂:“遇事屁都不敢放一个,你怎么这么没事?老娘嫁给你,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越想越气,她在那里咬牙道:“明天我们早点过来,叫上我弟,我看谁还敢抢我那地方。”
小说《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那组长看着漂亮发圈,想着之前听亲戚说过制衣厂那边的碎布也让人头疼,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告诉了一个名字,说能不能买到,也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叶瑾玉千恩万谢的离开,不过在离开之前,她看着那三毛钱一尺的土棉布,得知这个因为太便宜不需要票也可以买,直接将那几板土布买走了。
售货员看着离开的一行人,有些哭笑不得的说:“这同志怎么尽买一些我们卖不出去的东西。”
碎布也就算了,那个他们这里积灰的土布,居然也被她买走了。
组长道:“你看看他们的衣服,像是能有布票的人吗?”
不是讽刺,而是事实。
的确良的布,又贵又得有布票,像他们这种吃不饱穿不暖,弟弟又妹妹又多的人,土布反而是最好的选择他。
她看着手中的发圈,感叹:“谁能想到,没人要的碎布,居然能够做出这么好看的发圈,看来以后碎布要涨价了。”
制衣厂那边发现商机,肯定也会开始做。
但能想到做这个:“这小同志,不简单。”
而组长与售货员在谈论他们时,周美华也奇怪的问:“大丫,你买这么多土布干嘛?”
这土布颜色老气,现在都不流行了。
叶瑾玉去买了牙刷牙膏,原主家太穷,不用这些,只用一点点盐水漱口,她不行,她必须得刷牙。
同时也给 家里人买了,让他们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又买了几条毛巾, 还有脸盆,这些不需要票,倒是好买。
又买了一些油与盐,这些她偷偷与售货员换了一些票,买了五十斤大米,有米就不慌。
又买了一个热水瓶,这样至少大冬天有个热水喝。
等买好这些必需品,这一次一口气买了三万多橡皮筋,那个售货员也被惊呆了,没想到她要这么多,居然将仓库的货都买走了,终于舍得给她几个大塑料袋。
听着这周美华的问话,诚实道:“做衣服。”
周美华看着他们一家子的衣服确实全是补丁,有些寒碜:“是该买几件新衣服了,可为什么不买那的确良的布做?”
贵是贵一些,可好看。
叶瑾玉将塑料袋扎紧,道:“我们家这么穷,要是个个穿着崭新的的确良新衣,那谁都知道我们家发财了,总有眼红的。可如果我们只是穿着土布衣,就算是新的,也只是赚了小钱而已,别人不会多注意,最多就是说我有出息了,居然能吃饱饭了。”
“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才是真道理。”他们家真的太穷了,在村里不少人看着,稍有些好的谁都知道,所以能低调的时候,还是先低调了。
这话让叶大海点头赞同:“对,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
也嘱咐几个小的:“咱们赚钱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说。”
几个小的,点头:“晓得了。”
说起这事,叶瑾玉想到棉被的事情,问:“大伯娘,您知道哪里有新棉花买么?我想买些新棉花,弹几床棉被。”
这大冬天的,床上太冷了,她得弄几床暖和的新棉被。
周美华道:“那你还真问对人了,我娘家有个表哥是弹棉花的,他家也有棉花卖,你要几床,我让他给你弹好。”
“那太好了,我要三床,到时候多少钱,您告诉我一声。”
“行。”
他们买了不少彩色的线,甚至还有一些便宜但好看的扣子,打算做一些其他款式。
等这些买齐了,想着去制衣厂求人帮忙,叶瑾玉又买了两包好一些的烟,叶大海看着,不得不说,这个侄女做事是面面俱到,有着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圆滑是故,以及该有的心性。
可就算如此,他也只是以为侄女这是被逼出来的,没朝其他方向去想。
黄兰秀看着车上这一堆,有些心疼道:“真费钱。”
叶瑾玉将这些一些搬上拖拉机,安抚:“可也更赚钱。”
他们开着拖拉机来到了制衣厂,很快找到了组长介绍的那位小组长。
得知他们是自己侄女介绍过来买碎布的,还要不少。
那小组长虽奇怪,却也没有多问。
平时这些碎布也是卖的,一块钱一麻袋,便宜的很。
只是就算这般便宜,也没人愿意买就是。
这布太碎了,除了做鞋面,做其他都费力。
能够在制衣厂工作的,想要布,随手挑也挑的比这些碎布好,自然就看不上那些。
这些太多的话,他们也只会处理掉,现在有人买,小组长与主任去说明了一下,上面依旧是一块钱一麻袋了,只是那麻袋也要钱,两毛钱一个。
叶瑾玉欣然答应,悄悄给了那小组长两包烟,表示有机会希望还能够合作。
小组长很满意,甚至还让他们自己选,叫了个相熟的男职员在这里以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叶瑾玉看着堆在那里的碎布,虽然好的少,但质量都很不错。
她对大家说道:“尽量装颜色好看的,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只要有好看的,不管装多少麻袋都行。”
“行。”然后大家开始装。
就连四丫也拿着好看的总来问行不行,叶瑾玉耐心的回答着。
从小她只与爷爷相依为命,没有兄弟姐妹。
所以读高中时,爷爷也去世了。
奋斗到三十岁,她依旧孑然一身,没结婚,也是因为不想将就一辈子,但偶尔也会觉得孤单,很想有可以依靠,可以说心理话的家人。
穿越到这里虽然才两天,可看着原主妈以及弟弟妹妹,她有一种‘终于又有了家人’的感觉,虽然累,但有一种踏实感。
一家人快速选择着颜色好看的碎布,这里布太多,加上他们手脚麻利,不到一小时,就选出了十四麻袋的碎布。
那男职工看着也惊呆了,收钱的时候,都不明白:“你们要这么多碎布做什么?”
叶瑾玉扛着麻袋,笑着道:“用碎布做些东西,因为要做的多,好布我们买不起。”
她说的诚实,再加上她这衣着,男职工也没再说什么。
等叶瑾玉扛着麻袋到拖拉机那里,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见叶瑾红与四丫,让她们守着这些,自己又进去扛着。
好在人多,再加上双胞胎兄弟虽然话少沉闷,但好在干事利索,等六个人扛完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累,马不停蹄的赶往学校那边。
这一次拖拉机上面全是麻袋,都没地方坐了。
个个缩在角落里,却谁都没有说,直接在路上买了一斤包子,边吃边来到一个学校旁边。
等吃完,学校也到了。
这里是所幼儿园。
为什么选这里,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家长接送的。
他们剩的不单单有适合孩子的,自然更多是适合家长的。
叶瑾玉看着还没放学,有不少来接孩子的家长站在那里聊天,不少身上还穿着职工的衣服。
赶紧摆着布,将东西直接倒在上面,在那里大声的喊着:“好看的发圈,大家来瞧一瞧,看一看,好看的发圈,便宜又实惠。”
她一嗓子,不少女性家长都看了过去,在看到这发圈的时候,看着反正闲等也是等,有人过来,问:“这个是什么?”
“大姐,这个是外省今年开始流行的发圈,你看扎头发,不会再缠着头发了。”叶瑾玉再一次拿自家妹妹们当模特。
那家长一头卷发,一看就知道很不服贴,听说不缠头发,来了兴趣:“能试试吗?”
“当然能,我给你扎个头发,保准你头皮不再痛。”
叶瑾玉再一次发挥着自己的好口才好手艺,边夸边帮人扎头发,让摊位前越来越多人,就连几个幼儿园老师们,在看到自己班的学生被家长接走了,也跑过来看,买了几个。
等到学生差不多走光,而他们最后小半蛇皮袋的发圈,也全部卖完。
一家人看着空空的发圈,又看着买的这些半成品,个个眉开眼笑又斗志昂扬,准备明天大干一场。
这两天虽然不需要出去卖发圈,但也没闲着,开始琢磨着麻辣烫,毕竟东西种类得多。
她想买猪肺,这个不贵,但现在不像以后,想买多少都有。
叶大海一听,道:“我带你去。”
他们先来到一个铁匠家,里面有两兄弟姓常,一个擅长打铁大家叫他常铁匠,一个特别会做木匠的活,就叫他常木匠。
两家就挨在一起,做什么都特别方便。
看着叶瑾玉画的东西,一开始没明白。
等她解释了以后,道:“噢,就跟以前的馄饨摊子一样,只是把这边弄成九个小格子,这边加个炉子,加块铁板。”
“对的,就是如此。”
“行,问题不大。”
常木匠正好也在家,看了以后,还挺感兴趣的,道:“你们这是准备做什么生意吗?”
“准备去城里卖麻辣烫,常师傅下次去城里,可以去尝尝。”
常木匠第一次听说麻辣烫,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笑着道:“行啊。”
这边没什么问题以后,叶大海又开着拖拉机带侄女去农场。
现在的农场长是他的老同学,得知想在这里买猪肺:“没问题啊,我们这里每天杀猪供几个供销社的肉,到时候猪肺猪肠都给你们留着,到时候我让人送猪肉的时候,直接送到你们家去。”
叶大海感激道:“谢谢你,老钟。”
钟场长还一副:“老叶,这么多年的老同学,你说这话就见外了哈。”
不过他道:“我听说,你辞去村长的职位了?”
河柳村以前也归农场这边管,所以有什么消息,钟场长也知道。
叶大海点头:“是,我打算做生意,想着村里的事忙不过来,就干脆辞了。”
钟场长身边场长,对于一些上头的政策自然比一般人先知道,更灵敏,道:“现在国家放开了经商的政策,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做生意,你的选择是对的。”
对不对他也不知道。
但眼前他看到了钱,就知道错不了。
两位又说了一会儿,这才离开。
等这些事情忙完,两人这才回了家。
叶瑾玉回家就开始琢磨魔芋的事情,她觉得麻辣烫里面少了这个,就少了灵魂。
至于兰花干,油豆腐之类的,供销社那边有,这倒也不用担心。
记挂着魔芋的事情,她打听了一下,甚至还自己进山去找了。
没想到,真被她找到了。
估计是村民们不吃,山里有一个低洼的地方挺多的。
村里倒是有人做,但这东西好像很麻烦。
问了周美华,村里以前倒是有几个老人会做,但人不在了。
黄兰秀一开始不知道闺女琢磨着这东西,得知以后,嗔怪的拍了她一下:“还以为是什么事了,你怎么不问妈?”
叶瑾玉惊喜:“妈,你会?”
黄兰秀笑着道:“妈还真会一些,不过做的最好的是你妈和你舅。你姥爷那时候特别喜欢吃,煮在辣汤里,加上一些小酒,那滋味就跟吃神仙肉一般。”
叶瑾玉心想,豁,没想到那没见过面的姥爷,就已经如此潮,已经知道麻辣烫的精髓了,夸着:“咱姥爷是个讲究人。”
想起去世的父亲,黄兰秀有着怀念:“是,你姥爷有本事,也特讲究,吃你那辣锅的时候,我都在想,你这孩子都没吃过,怎么就知道你姥爷和你舅的口味了。”
提起母亲与弟弟,她笑着道:“你别看你舅五大三粗的,可他手艺比我的还好,什么东西到他手上,都能够做的好吃,跟你一样,只是家里穷了以后,他就弄得少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阅美四季》回复书号【2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