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结局+番外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

结局+番外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

月藏云那里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自己手里拿着一面大锣,边敲边有气无力地喊:“我是——”只听有人喊:“教训她!”一堆人上去拳打脚踢,吐口水的,扔石头的。她的头发被人撕扯着,上面满是人们吐上的唾沫甚至黏痰,她头破血流、孤立无助地开始游街。没有人去深究“反动”和一个曾经的妓女有什么逻辑关系。徐静安吓得顺着墙根溜走,把自行车蹬的飞快。一口气骑到沁河边上时腿都软了。她下来坐石凳上缓口气,就听到不远处若有若无的呻吟声。吓得徐静安“腾”的一声站起来,找了一圈才发现大树后面躺着一个老头。年龄有70多岁,花白的头发散乱不堪,手捂着腰,脸色发黄,流着虚汗,疼痛难忍。身边还有写着“GZz”的大高帽,看起来造反派还是没有放过他。徐静安注意到老人的膝盖处都是土。他躲在这里估计是怕家里人看...

主角:郭小米徐静安   更新:2024-12-05 09: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小米徐静安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由网络作家“月藏云那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自己手里拿着一面大锣,边敲边有气无力地喊:“我是——”只听有人喊:“教训她!”一堆人上去拳打脚踢,吐口水的,扔石头的。她的头发被人撕扯着,上面满是人们吐上的唾沫甚至黏痰,她头破血流、孤立无助地开始游街。没有人去深究“反动”和一个曾经的妓女有什么逻辑关系。徐静安吓得顺着墙根溜走,把自行车蹬的飞快。一口气骑到沁河边上时腿都软了。她下来坐石凳上缓口气,就听到不远处若有若无的呻吟声。吓得徐静安“腾”的一声站起来,找了一圈才发现大树后面躺着一个老头。年龄有70多岁,花白的头发散乱不堪,手捂着腰,脸色发黄,流着虚汗,疼痛难忍。身边还有写着“GZz”的大高帽,看起来造反派还是没有放过他。徐静安注意到老人的膝盖处都是土。他躲在这里估计是怕家里人看...

《结局+番外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精彩片段


她自己手里拿着一面大锣,边敲边有气无力地喊:“我是——”

只听有人喊:“ 教训她!”

一堆人上去拳打脚踢,吐口水的,扔石头的。

她的头发被人撕扯着,上面满是人们吐上的唾沫甚至黏痰,她头破血流、孤立无助地开始游街。

没有人去深究“反动”和一个曾经的妓女有什么逻辑关系。

徐静安吓得顺着墙根溜走,把自行车蹬的飞快。一口气骑到沁河边上时腿都软了。

她下来坐石凳上缓口气,就听到不远处若有若无的呻吟声。

吓得徐静安“腾”的一声站起来,找了一圈才发现大树后面躺着一个老头。

年龄有70多岁,花白的头发散乱不堪,手捂着腰,脸色发黄,流着虚汗,疼痛难忍。身边还有写着“GZz”的大高帽,看起来造反派还是没有放过他。

徐静安注意到老人的膝盖处都是土。他躲在这里估计是怕家里人看见他这个样子难过。

现在她站在这里看着老人的样子,心里十分不平静。今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没带装东西的包,两手空空。

所以同情也好、难受也罢她能为老人做的就是假装从兜里拿出医院开的3片止疼片,2片安乃近,还有5颗大白兔奶糖,放到老人身边。

咬牙忍疼的老人却哭出声来,“姑娘,谢谢。”

徐静安头也不回的骑上自行车快速离开。

……

徐静安跟沈和两人又进入了婚姻甜蜜期。两人黏黏糊糊,更是小别胜新婚,连战半个月。随着徐静安例假的来临,两人开始短暂的休养期。

刚进入4月份,一封来自徐家的电报打破了徐静安的平静生活。

“徐建设下乡了,还下到H市?”徐静安看完电报,很是吃惊。

当初就是用“不让徐建设下乡”这个信息,和徐母交易了300块钱的嫁妆。

两人也达成共识“从此不再联系”,就连徐静安怀孕生子都没有来过一封信,更别提要花钱的电报和电话了。

结果,徐母竟然没保住徐建设。怪不得给她发电报呢。徐静安估计徐母这是满肚子的怒火把自己也埋怨上了。

……

徐家

徐母这会儿气疯了。谁也没想到上着班的徐建设要去下乡,报名的还是老大媳妇!

当初听了老三说的话,徐母想了一夜觉得那不是空穴来风。

她们普通人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那就看看领导和聪明人的做法,看他们是如何做的,照搬就是了。

现在的行情就是——有门路的都安排子女参加工作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年龄到了还拖着的大姑娘小伙子,主要就是都想找个条件好,人也好的。

可现在只要对方条件过得去,好多年龄一到就结婚的。这个月光喜糖她就吃了6家,老徐在厂里随礼随了8家。

徐母想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第二天带着老三给的“面子工程”——大包袱,连忙坐着火车跑了。

到家把这件事悄悄和徐父、老四说完,第二天就带着徐建设交接班了。

徐建国和许多多两口子虽然不高兴,但心里明白,徐母的工作就是留给老四的。而且徐母每回说起这个工作来,也从没含糊过或改过口。十分明确这就是属于徐建设的!

一切安排妥当,徐建设顺顺利利的开始上班。半年之后转成了一名正式工。徐母的心才稍微放下来一些。


两人分开后,徐静安转身走出厂子,决定去招待所休息一天。她现在太累了,没有精力再去收拾。再说现在工人正是上班时间,宿舍没人。她一人进去,万一有点什么事,不好说啊!

锁好门、拉上窗帘、躺下一秒入睡。等她睡醒的时候,天都黑了。

一进空间,就发现空间又隔出了3个房间。一间是15平米的卧室:里面有一张单人箱床,自带床上用品。打开床板,发现里面都是床上用品还有夏天用的凉席和蚊帐。

春夏秋冬的衣服把靠墙的2个大衣柜塞得满满的。

2个床头柜上的台灯发着暖黄色的光。打开左边柜子里面是日常药品;右边柜子放着剪指甲刀,掏耳勺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

一间10平米书房:1张书桌(抽地里放着钢笔、铅笔、橡皮……学习用品),一把椅子,和贴着一整堵墙的书架(上面放着自己两世读过用过的书)

最后一间是20平米的仓库。她原来和别人卖工作换来的东西和钱票都在这里,但她原来在这里的生活痕迹通通不见了。那些放在外面的日常用品都被重新归类放在箱子和柜子里了。

看完空间,坐下喝碗小米粥,吃个白面馒头再配上煎鸡蛋,这日子过得谁看了都得说声好。

吃饱再好好泡个澡,整个人都舒服了!

徐静安出空间的时候已经快早上6点了。

最重要的是她发现空间完善之后竟然有了搜索功能。那还等什么?马上找周围有没有卖房子的。住宿舍那是没办法,有条件自己住不香吗?

钢厂属于重工业,建在这个城市的西部。离厂子稍近一些的是宿舍和家属院,再远点儿是周边的几个农村和部队。这里的房子都是单位分配,不归个人。徐静安不死心的找了半天也只能放弃。

把目光往东移,过了铁道就是城市中心。商场,粮站,公安局,储蓄所……都在这块儿,而这里的房子更是难求。

一少半都是单位的房子,民居也有不少。倒是有几个想往外租房子的,那也是全家人挤出了一两间房,想填补家用。可这和她住宿舍有什么区别?

H市这里属于中原地带,山林很少,人口多。而且现在交通不便,国家稳定,人口流动少,90%都是祖辈住在这里,一代传一代。

城市东面是电厂,南面是水厂。太远了,不在徐静安的考虑范围内。

现在可没有暖冬。一下雪少说都有半尺厚,多的能到小腿,到时候可怎么上班?

没办法再次把目光转回到钢厂附近。周围农村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钢厂南边不远处有个派出所和公社。那里的人也比较多,房子状况也不错都是砖瓦房。主要是这里属于城市户口,公社后边就属于农村户口。

徐静安把这块儿房子的情况挨家挨户的翻看了一遍,一共找到两户有出租和出售意图的。

徐静安马上收拾好自己,挎上包,走出招待所。走到那片房子附近,空间里关于这两家房子的情况记载的更详细了。

第一套房子地方很大,但是房子比较破旧要收拾还得费一番功夫。最重要的是太打眼了!

第二套房子在胡同里面,房子状况好一些,就是面积比较小。只有一间正房,一间厨房,一间能洗澡上厕所的卫生间。


徐静安到家,趁着没人把空间里的床、箱子、柜子等都摆好,被子褥子铺好,随手要用的东西和不常用的都归置好。

都说吾心安处即是家,对徐静安来说空间就是她的心灵归处。

躺在床上,闭上眼一会儿就陷入沉睡中。

转过年来就是65年。

很快就到了徐静萍结婚的日子。

当天,徐静萍穿着一身新衣裳,端着新买的脸盆,盆里放着两条新毛巾和一套新衣服。身边的亲朋好友、邻居同事都对她说着祝福的话语,孩子们也笑闹着跑来跑去。

装着旧衣的包袱和旧被褥也被帮着拿走了。在一片喧闹声中,徐静萍被簇拥着走出家门。

往婆家走的路上,徐静萍几次都想回头。她老觉得自己有什么东西落在娘家了,可是心里又明白娘家现在的东西都和自己无关。

耳边不时的传来欢呼声,徐静萍攥紧兜里仅有的10块钱,带着一肚子的不甘和心气儿走向她未来的战场。

徐静萍一出门,徐静安就感到空间一阵晃动。她知道自己猜对了:只要自己改变书中关于自己的事,就能得到奖励。简单来说就是要过的好!

晚上,徐静安迫不及待的进入空间。空间大小没变,就是里面隔出了一个10平米大小的卫生间。

里面不仅有马桶、淋浴、浴缸、洗漱台、洗衣机这些基础设施,连卫生纸、卫生巾、毛巾、浴巾、洗漱用品都有。

打开水龙头,直接流出了温热的水。那还等什么?

洗了整整2个小时,出来后徐静安觉得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

躺在床上舒服的呼了口气。

徐建萍不在,趁着现在房间里就她一个人住,进空间拿出当初买的布,用缝纫机做了几身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新的,可惜现在还不能直接穿出去。

徐静安拿出当初买的新棉衣穿上。外面再套上旧的罩衣裤子。这会儿她才在冬天里体会到温暖。

……

徐建国结婚前,房子收拾好了,家具也一一摆放好,新床也铺上了新做的褥子床单。

老四徐建设盯着这些东西,再看着老大那张洋洋得意的脸,气的直哼哼。

徐静安也正式开始在客厅睡觉。

老大结婚前一天晚上,徐静安走进徐父徐母的房间。

“老三,有什么事吗?”徐父徐母很是惊讶。毕竟徐静安在家里是个透明人,干的多,说的少。

“爸、妈,我大哥马上要结婚了。可是婚后,我做妹子的再帮着给洗衣服,不太合适。”

徐母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对,对,对,我也是忙昏头了”。

想着到时候人来人往的看到之后,闲言碎语的样子,徐母就发懵。

徐父接话道:“老大结婚就是成家过日子,他们两口子的事,你一个姑娘也不好管。”

“好嘞,爸妈,你们也早点休息。”徐静安出来后脚步都轻快不少,少洗好几个人的衣裳能不高兴吗?

徐建国结婚当天,徐静安的空间又升级了。

这次隔出了一个30平米的厨房。

里面的整体橱柜锃光瓦亮,储藏柜,天然气灶,各种型号用途的锅碗瓢盆,案板大小不等都有好几个,刀具也有好几把。蒸箱、冰箱、洗碗机……日常用的这里都有。

一张餐桌配4把椅子,这是实现吃饭自由了!

……

66年2月

从女主嫁进徐家,就和徐母这个当家人开始了婆媳大战。女主把持着徐建国,行事说话是软刀子——刀刀见血。徐母这个婆婆是以势压人——一力破万法。

徐建国每每看着自己老娘和媳妇斗法,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逼得急了,就双手抱头,蹲下去,唉声叹气。

老四徐建设每次看到,对老大都冷笑连连。过后又去安慰徐母,当个贴心的小儿子。现在明显徐父徐母的心渐渐往小儿子身上偏了。

在这样家庭环境中,徐静安却觉得这一年来日子过得比以前轻松,毕竟家务都有人分摊了。

她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爱挑事的小姑子和大姑姐。毕竟只要有主要矛盾一直顶在前面,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妹子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你的好,嫂子都记着呢。回头等你结婚让你大哥背你出去,大嫂给你添嫁妆。”

徐建国也马上说:“我指定不能忘了妹子你的好。你结婚以后婆家但凡对你伸一手指头,大哥绝对把他们牙打掉了。”

这么久以来,徐静安和原主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所谓家人的暖心话。

说的多好听啊!

原主倒是把工作给家里人了,还给了两次,可她得到什么了?

什么婚后给撑腰的话,原主到死都没等到。

你看这个家里不是不能对原主说句好听的话,前提是有利可图!

“回头等生了下这几个皮猴子,我让你侄子们亲自谢谢他姑姑。”许多多好听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没轮到徐静安说一句话,她的东西就已经换了主人。没人问过她一句!

看大家拿起碗筷打算要继续吃饭,徐静安冒出来一句:“我估计够呛能行。”

“老三,你什么意思?做人不能太自私!”徐建国张嘴就扣帽子。

“怎么着翅膀硬了,不想着家里了?白养你这么大!”徐父生气的把碗“咚”的一声放在饭桌上。

“老三,看把你爸气的,你怎么不懂事?”徐母接着质问。

“老三,你也可怜可怜嫂子和肚子里的孩子……”

“好了”,徐静安赶忙打断,不然这一句接一句的,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开口都不知道。

“大家的意思我知道。”徐静安看了身边一圈这些所谓的亲人“可这工作不在咱们这里。”

“那在哪儿?”异口同声的问,许多多也收起了眼里的两泡泪。徐母看了翻着白眼,撇了撇嘴。

“在H市,坐火车还要3天呢!”

“怎么这么远?”徐母皱着眉问。

“没办法,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就不错了,那还敢挑啊!”徐静安低垂着头小声说。

“这工作你怎么得的?”许多多不死心地问。

“这个月咱家就我一个人排队买东西。街上碰到个老太太抱着个包袱迷路了。问叫什么,住哪儿的,都不记得了。”徐静安说着早就准备好的腹稿。

“没办法我把她送到派出所,谁知道正好碰到那老太太的儿子来找她。那老太太5个儿子牺牲了4个,受刺激就不记事了。”

“他儿子问我现在干什么,我说我读高三。他说给我介绍个工作,我没当真,结果竟然是真的。”

“不能在咱们这里安排吗?你看有什么事离娘家太远,帮你都伸不上手。”徐建国继续打着感情牌。

“人家是H市的,来咱这儿是来看病的,没办法。”徐静安回到。

这下,所有人不得不先按下现在的心思。

“那你每月往家寄回来15块钱”,徐母马上开始盘算着徐静安的工资。

“姑娘在外不要总是大手大脚花钱,容易让人算计你。钱拿回来,妈给你存起来当嫁妆。”

从徐静安进门到现在,大饼画的一个接一个。徐静安低着头、红着脸羞涩的说:“都听妈的。”

“什么时候走?”

“明天上午的车。”

“那你去老四那屋凑活一晚上吧!”

第二天徐静安走的时候,不出所料徐母放户口本的箱子已经锁起来了。给徐母留了纸条,告诉她把户口迁走了。

至于徐家人知道后什么想法,她就不考虑了。昨天的那一堆废话说的她脑子疼。

徐静安一路又晃晃荡荡的回到了H市,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落户之后,拿着自己一个人的户口本,才放下心来。


“妈,给炒个鸡蛋吧,一天天的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徐建设边说边往嘴里呼噜呼噜地喝着粥。

从徐建国到徐建设,徐家一家子四个孩子都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就是每天吃鸡蛋、肉、牛奶,也是转眼的功夫就饿了。

而现在的饭菜根本就没有油水,感觉吃多少都没用。更何况还从来没有谁说吃饱过,大部分人家都是吃个半饱!

“就是,就是。”徐静萍赶忙跟上两句。鸡蛋谁不想吃?

“谁不想吃好的,有吗?”徐母不满的说,“有的吃就不错了,啥家庭啊?”

大儿子有对象了过年就二十,马上要结婚了。她也要当奶奶抱孙子了,事是好事,就是钱从哪来,徐母一想就犯愁。

这档口小儿子和大姑娘还要吃好的,可不就急了嘛。

徐建设听见了不高兴,撅着嘴。

徐父看了看,毕竟是小儿子就说:“明天早点去排队买肉吃,行不?”

看到小儿子高兴了,也笑了笑。

“老徐,你就惯吧!这嘴,多少是个够?”

徐母絮叨了两句。

其实谁不想吃呢,一个月就吃一回肉,有时还买不上。

现在这年头,钱是固定工资,花钱的地方多的是,除了从牙缝里省,还能怎么着?

到底徐母去厨房炒了仅剩下的两个鸡蛋,端了出来。刚一上桌,瞬间就见了底。

这期间徐静安是一句话没有,只埋头啃着窝头吃着白菜,喝自己碗里的粥。

有鸡蛋她才能多吃几口菜,不然她只能啃咸菜。鸡蛋,肉之类的轮不到她。

正说着话,老大徐建国回来了。

徐静安起身去厨房给他端温在锅里的饭。

“老大,回来了,吃了没?”徐母赶忙问,徐建国垂着头丧着脸。

徐建国:“妈,我不饿。”

徐母诧异的问:“怎么了这是?不是送对象回去了吗?”

谈对象该是好事,可老大的样子怎么看都跟“高兴”这俩字对不上啊!

“嗯,没什么。”徐建国支支吾吾。

“老大,好好给我说话,到底怎么了?”徐父板着脸问。

一家人都看着徐建国。

徐建国丧着脸坐下:“妈,爸,多多说:结婚不要彩礼。”

“这是好事啊!”徐母诧异,“你怎么不高兴?还说什么了?”

“她要一份正式工”,徐建国把话说出来,反而没那么紧张了。

“这怎么办?去哪儿找啊?”徐母也头疼。现在工作这么难找,大家都不说话了。

“要不,再和多多好好说说?”徐母试探的提了个建议。

“我会的妈。”徐建国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多去跟对象谈谈。看能不能换个条件,工作这事他确实做不到。

“那就好赖再吃点。”徐父看说通了老大,把心暂时放下。

徐建国端起碗大口大口吃完,就回房了。

剩下的也没人再说什么话,都进房间各干各的。

徐父徐母上了一天班,累了要早点休息。

老二徐静萍上高三,老四徐建设上初三,都是升学的关键时期。

学校每天下午都加一节课,作业也多,学习紧张。

这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徐家所有的家务,几乎都成了徐静安一个人的了。她连往外推都不知道推给谁。

每个人都有完美推拒的理由。即使大家心里都清楚,徐建设和徐静萍学习成绩一般,考试从来都是刚及格。

更别提老大徐建国了,人家也上班了!

21世纪的时候,男人下班回家一躺什么都不干,像是没长手的多的是!

更何况这个年代,在家不打老婆孩子的都能算得上是少见的好男人。家里有女同志的情况下,全国能有几个男人会下厨做饭、做家务?

这会儿,徐建国心情不好,肯定蒙着被子在床上挺尸呢!等徐静安把家务收拾好,又让大家洗漱了以后,楼道都安静了。

徐静安躺在床上,搓着刚洗完衣服的手。手冻的又红又疼,老半天才缓过来。

同屋的徐静萍已经睡了,她也赶快闭上眼,明天有的忙。

心里有事,第二天一早就醒了。听到徐母已经起了,忙把二姐徐静萍叫起来。

一起出去的时候,老四也打着哈欠起来了。

徐母拿着粮本,副食本,还有票据和钱,老二、老四拿着篮子,面带子,去替换徐父了,毕竟徐父后半夜就出去排队了。

徐静安把帽子,围巾递给徐母。

徐母嘱咐着:“你在家把饭做了,待会儿早点去,别忘了!”

“记得了妈,”徐静安送了徐母出去,马上进厨房熬粥,蒸窝头,切咸菜。

厨房都收拾好,又去了屋里,从衣柜拿出干净但打着很多补丁的内裤。

用针线给本就破旧的内裤缝了个大大的内兜。

拿着徐母给的三块钱和自己的四分私房钱。

把户口本,笔,针线,都放到书包里,再拿上两个窝头,边啃边出了家门。

花了一分钱坐车到了国棉一厂,没错就是女主所在的厂子。

去参加一场招工考试,一场内部人员给自己子女争取到工作机会的公平考试。

因为工作岗位有限,只能招三个,招谁呀?

领导们彼此都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多手段就不方便用了。

大家一起商议之后,就决定干脆统一考试吧,谁考上算谁的。

宣传部的工作岗位多好啊,竞争的人员多的是。

怕有工人举报,就决定今天趁大家都忙着排队买物资的时候,往工厂墙上贴张招工启事。

三十分钟后就摘下来。

如果有人碰上那就是运气好,也能参加考试。

原主就是那个运气好的!

徐静安到的时候正好碰到工作人员李继安准备揭告示。

“同志招工呢?我能参加吗?”

李继安扭头惊讶的看着徐静安,没想到还真有运气好的赶上了!

于是点了点头:“那赶紧进来,马上要开考了!”

“好的,谢谢您同志”。徐静安忙道谢。她也没问怎么大冬天的六点招工考试。

紧随其后进了考场,找个座位坐下,拿出笔,等着发卷。

等了不到两分钟,就发卷考试了。徐静安低着头答卷,一个小时后就要收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