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后续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后续

偏爱年代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在五六十年代,村民们闲着总爱往村口聚集,这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蓝星龙国,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争,聚集在村口聊聊天,做做针线活,还能起到放哨的作用。“巧珍嫂子,那边过来的小伙子,是不是你家外孙?”三年前,张曙光经常跑到苏寨姥姥家,姥姥总是会给他好吃的。来的次数多了,苏寨的人对张曙光都特别熟悉。“还真是我两个外孙,老头子,咱们外孙子来了。”胡巧珍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确定了小哥俩的身份,赶紧招呼在一旁下象棋的老伴儿。“他爹不是当叛徒了吗?不在家老实待着,还有脸跑到咱们村。”每个村子,总有几个尖酸刻薄的人。“你个死老婆子,再说一句试试,看老娘能不能把你的老脸抓花。先别说我女婿是不是叛徒,就算是他真的当了叛徒,和我外孙子又有什么关系?公...

主角:苏红张曙光   更新:2025-01-04 15: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红张曙光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后续》,由网络作家“偏爱年代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五六十年代,村民们闲着总爱往村口聚集,这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蓝星龙国,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争,聚集在村口聊聊天,做做针线活,还能起到放哨的作用。“巧珍嫂子,那边过来的小伙子,是不是你家外孙?”三年前,张曙光经常跑到苏寨姥姥家,姥姥总是会给他好吃的。来的次数多了,苏寨的人对张曙光都特别熟悉。“还真是我两个外孙,老头子,咱们外孙子来了。”胡巧珍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确定了小哥俩的身份,赶紧招呼在一旁下象棋的老伴儿。“他爹不是当叛徒了吗?不在家老实待着,还有脸跑到咱们村。”每个村子,总有几个尖酸刻薄的人。“你个死老婆子,再说一句试试,看老娘能不能把你的老脸抓花。先别说我女婿是不是叛徒,就算是他真的当了叛徒,和我外孙子又有什么关系?公...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后续》精彩片段


在五六十年代,村民们闲着总爱往村口聚集,这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蓝星龙国,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争,聚集在村口聊聊天,做做针线活,还能起到放哨的作用。

“巧珍嫂子,那边过来的小伙子,是不是你家外孙?”

三年前,张曙光经常跑到苏寨姥姥家,姥姥总是会给他好吃的。

来的次数多了,苏寨的人对张曙光都特别熟悉。

“还真是我两个外孙,老头子,咱们外孙子来了。”

胡巧珍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确定了小哥俩的身份,赶紧招呼在一旁下象棋的老伴儿。

“他爹不是当叛徒了吗?不在家老实待着,还有脸跑到咱们村。”

每个村子,总有几个尖酸刻薄的人。

“你个死老婆子,再说一句试试,看老娘能不能把你的老脸抓花。

先别说我女婿是不是叛徒,就算是他真的当了叛徒,和我外孙子又有什么关系?

公社都没取消我闺女一家的贫农身份,论得到你在这说三道四吗?怎么的?你是对公社不满意吗?”

胡巧珍性格泼辣,肚子也争气,嫁到苏寨以后,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苏红是她唯一的闺女。

当初也是千挑万选,才选中了张向南这个俊俏后生。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法律还不健全,谁家男人多,谁就有话语权。

“老嫂子,我心直口快,说话不经过大脑,您别跟我一样的。”

被当众下了面子的长舌妇,不敢表露任何不满,还得赔着笑脸向胡巧珍道歉。

没办法,苏家人丁兴旺,你真把胡巧珍给惹急了,四个儿子,十几个侄子往你家门口一站,就问你怕不怕吧!

“以后再敢满嘴喷粪,老娘得把大粪糊你嘴里不可。”

胡巧珍斜了长舌妇一眼,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

“你们这两个小没良心的,还知道来看看姥姥啊?快跟姥姥回家,姥姥给你们做野菜糊糊吃。”

看向两个外孙的时候,胡巧珍立马换上一副笑脸。

“姥姥姥爷好,我娘让我们哥俩,送点野菜过来。”

张曙光礼貌的打了招呼,指了指背后的背篓。

“胡闹,一会回去时还背回去,我再给你们装两斤棒子面,你娘还好吗?她怎么没来?”

苏朝兴是个朴实的庄稼汉,不太善于表达,说话也不够柔软,不过最后一句,还是流露出了对小闺女的担心。

“我娘在家里有点事,她说过几天就来看您二老。”

自己的老娘,在家里卤猪下水呢,不过村头这么多人,张曙光肯定不能实话实说。

“你这个臭老头,外孙子不来时,你在家时不时的就会念叨,现在外孙子来了,你还摆着个黑脸给谁看啊?

外孙子肯定还没有吃饭,赶紧回家给外孙子煮野菜糊糊吃。”

胡巧珍一手拉着一个,高高兴兴的朝着家里走去,苏朝兴在后面跟着。

“这个老婆子,一点面子也不留啊!我那是黑着臭脸吗?我那是长的黑。”

胡巧珍拉着两个外孙子,一口气径直走到家。

要不说在农村,人多势力就大呢,哪怕有原主的记忆,当他亲眼看到姥姥家,还是忍不住会赞叹一声。

倒不是姥姥家的房子有多好,六十年代的普通农户家庭,普遍都是石头或者大个青砖打基础,土坯做墙,姥姥家也不例外,

姥姥家突出的就是一个大,光房子就有好几排。

姥姥姥爷处事公正,对四个儿媳妇同样看待,也从不重男轻女,孙子孙女都一样看待,所以哪怕大舅家的大表哥都娶媳妇了,整个大家庭依旧没有分家。


虽然张向南已经三年没有消息了,可以前他的津贴可不算少。

别看苏红天天哭穷,说不定都是装的,钱肯定还在她手里攥着呢。

不对,应该在爹娘手里攥着呢,要是钱在苏红手里,估计她早拿着钱离婚回娘家走了。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她,她能背着叛徒家属的身份,在这里熬着吗?

张向东越想越是这么回事,脚下的步子迈的更快了。

有男人和两个儿子撑腰,白艳娘瞬间觉得自己又行了。

今天去找叛徒羔子要说法,一定要把面子里子都找回来,不然以后哪还有脸去村口坐着啊?

“张向东,你们一家气势汹汹的,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现在正是下工的时候,路上的人不少,虽然因为和父母断绝关系的事情,他们一家的人缘并不好,可仍然有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去找叛徒羔子算账去。”

白艳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有三个男人给自己撑腰,她觉得去了老宅肯定能闹得天翻地覆。

这是自己挽回颜面的一战,是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怎么能没有观众呢!

“两个孩子怎么惹到她了?走,跟过去看看。”

下工的社员们也不回家了,呼啦啦的跟在张向东一家身后,朝着山脚下走去。

在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六十年代,看热闹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

谁家拌个嘴,干个仗,都能让他们津津乐道许久。

小哥俩从姥姥家回来,刚到村里,正好和张向东一家走了个头顶头。

“当家的,不用去老宅了,这里人多,就在这让他们给我磕头道歉。”

白艳娘恶狠狠的盯着张曙光兄弟俩。

“你们兄弟俩,今天是不是顶撞你们大娘了?”

张向东表面不动声色,内心里暗骂一声晦气。

他的目的不是要教训张曙光和张胜利,而是想去老宅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好处。

“大娘是个什么娘?我爹没有大哥,我也没有大伯,没有大伯哪来的大娘?”

张曙光笑嘻嘻的,一脸轻松地应付着张向东,心里在暗自庆幸。

张向东一家一看就是要去兴师问罪的,幸亏自己回来的及时,不然自己家的野猪就要曝光了。

“混账东西,你没有大伯,那我是你什么人?缺乏管教的东西。”

张向东皱着眉头,摆出了长辈的威严。

“张向东,没记错的话,咱们两家三年前就划清了界限,兄弟和侄子先不说,你连爹娘都不认了,我想问问你,这个大伯大娘是打哪轮的呀!”

原主的记忆里,他们一家可没少受大房的欺负和奚落。

老天让自己穿越过来,不就是让自己主持正义来了吗?

“牙尖嘴利的东西,划清界限只是不再来往了,但大爷啥时候都是大爷,侄子啥时候都是侄子。

你今天当众让你大娘下不来台,就是你的不对。

听你大娘的话,跪下向她磕头道歉,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如果你不还听话,说不得我这个当大爷的,就要替你爹管教管教你了。”

他只是觉得张曙光兄弟俩应该尊敬长辈,可他们身为长辈做了什么,被他给刻意忽略掉了。

“替我爹管教我,你也配,想要在我面前装大辈,就要作出长辈应该干的事。

我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你把你们欠我家的钱给我,咱们再说接下来的事情。”


曾经都是一家人,和叛徒划清界限,还勉强说得过去。

可你们不该充当急先锋,带头为难二弟一家,这么做属实太败人品。

“你们都向着叛徒羔子说话对吧?我要去大队部举报你们,让支书纠正你们的立场问题。”

本来想嘲讽侄子几句,结果被人家追着要债。

几个长舌妇在一旁阴阳怪气的扇阴风点鬼火,把自己弄了个没脸。

“我们家八辈子贫农,你说说我们的立场有什么问题?”

“我没记错的话,张向南一家现在还是贫农身份吧?”

“走吧,咱们一起去大队部,我也想问问大队长,欠钱不还还这么理直气壮,到底对不对。”

“对,咱们一起去,我们家还欠生产队三十斤粗粮呢,问问大队长能不能不还。”

几个妇女,也没有惯着她,拉着白艳娘就要一起去大队部。

“放开,你们放开我,我院子里还晾着野菜呢,要回去收一下,不然等会该晒蔫巴了。”

白艳娘挣开拉着她的妇女,起身拿着她的小凳子,灰溜溜的走了。

几个妇女帮自己兄弟俩说了话,张曙光也没有表示感谢,拉着弟弟朝着村外走去。

不是他不讲礼貌,也不是他小肚鸡肠,毕竟自己身份敏感,对别人太热情了,不一定是好事。

包括他所有的家人都一样,不主动和人攀谈,保持合适的距离。

这样的现状,张曙光无比满意,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家正吃着肉呢,有人贸然上门。

小哥俩走远以后,几个妇女又开始活跃起来。

“苏红家的老大今天是怎么回事?以前白眼狼这么奚落他,他都是低着头赶紧离开的,今天怎么突然这么硬气了?”

“孩子大了,有脾气了呗,要是换作是你,别人欠你家那么多钱,还天天找你这个债主的麻烦,你气不气?”

“要说张向东和白艳娘两口子真不是个玩意,那都是张向南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津贴啊!他们花着良心过得去吗?”

“他们哪里还有良心?有良心的话他们能这么干?听说他们连庆春叔的养老钱都不给了。”

“张向南多好的人啊!可惜了!”

“嘘!你咋啥话都往外说啊?被人拿去做文章,你还有好果子吃吗?”

……

“哥,今天真解气。”

张胜利崇拜的看着张曙光,三年了,他已经三年没有这么痛快过了。

今年小家伙才八岁,一半的时间,都在谨小慎微中度过。

“胜利,以后不用怕他们,咱们不偷不抢,老实本分的生活,谁也不能欺负咱们。

以后如果再有小伙伴欺负你,朝你扔石头,吐口水,你就回家告诉大哥,大哥帮你揍他。”

张曙光吃了大力丸和强身健体丸,感觉自己强得可怕,绝对能一拳打哭一个小朋友。

既然老天给了他一次穿越的机会,张曙光就没打算窝窝囊囊的活着,不然也太对不起穿越者的名头了。

“嗯大哥是最厉害的。”

在小家伙的心目中,白艳娘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悍妇,她都不是大哥的对手,大哥就是最厉害的。

出了村,走在宁静的山路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张胜利才算是彻底的放松下来。

连续吃了两天饱饭,小家伙浑身是劲,追追蝴蝶,吓唬吓唬树上的小鸟,留下了一路笑声。

苏寨就在张庄隔壁,距离不远,哥俩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看到了苏寨的房屋。

刚到村口,远远的就看到大树底下坐着一群老人和妇女。


张曙光把兜里的一卷大黑拾,递到了奶奶手里。

二房和老两口没有分家,当家的一直是刘桂香。

“好孙子,就是有本事,挖个陷阱就能抓到野猪,给家里换了这么多钱和粮食。

都怪你爹个不争气的东西,让我的乖孙子这么小就要养家。”

刘桂香每次夸孙子,都要把儿子拉出来拷打一番,全家人早已习惯。

“还真是一百块钱,我大孙子也太厉害了!”

刘桂香一连数了好几遍,老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一下子进账这么多钱。

二儿子没出事之前,营级干部每个月的津贴也有一百出头,可张向南一向仗义,每个月都会往牺牲战友的家里寄钱。

再加上还有张向东一家吸血鬼,一个月能寄到家里的钱票有限,这也是他出事以后,家里立马陷入困境的原因。

“别数了,再数就把钱数烂了,大孙子来回跑了二十里地,你也不问问大孙子饿不饿。”

看着老伴见钱眼开的样子,老爷子在一旁乐呵呵的说道。

“对,大孙子,家里有面粉了我去给你做一碗疙瘩汤,再配上白天的卤肉,又顶饿又解渴。”

刘桂香提着面袋子就往厨房走。

“娘,您歇歇,还是我来吧!”

苏红跟在后面去了厨房。

“大孙子,过来坐下歇歇,陪爷爷说说话,饭一会就好。”

老爷子看着满桌子的布鞋,还有大米和一百块钱,心里既骄傲又心酸。

如果二儿子没出事,孙子现在应该都上高中了吧?哪里还会需要他上山挖陷阱,半夜入黑市。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一家人的重担,以后都会落在大孙子的身上。

“爷爷,今天回来的太急,没看到有卖烟票酒票的,等我下次问问,有的话就给您换几张回来。”

回来的路上,张曙光就觉得忘了什么事情,现在看到满头花白的爷爷才想起来。

“不用,爷爷早都戒了,这一百块钱咱们留着买粮食。

你在山上挖了个陷阱,第一天就抓到一头大野猪,这是你的幸运。

但你也要清楚,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野猪。

目前的灾情,不知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所以这钱啊,还是要省着点用。”

老爷子虽然说不好,但他要表达的意思张曙光明白了。

总结一下,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爷爷教训的是。”

虽然他刚得了一把价值八十万金币的弯刀,可有些事不能放在明处说。

有些底牌,只能自己知道,哪怕是最亲的人都不能分享。

一个人的饭菜,做起来肯定快,婆媳两个一人端了一碗疙瘩汤,一人端着一盘子卤肉,放在了张曙光面前。

“大孙子,你快点吃,今天累着了吧?吃完了赶紧休息!”

张曙光看了一眼碗里的疙瘩汤,发现里面还打了一个鸡蛋。

白面疙瘩汤打鸡蛋,在六十年代,绝对是顶级的美食,一般女人坐月子也吃不上几顿。

“谢谢奶奶,谢谢娘。”

去县城跑了一个来回,张曙光还真有些饿了,就着热好的卤肉,把一碗疙瘩汤喝了个精光。

“还是疙瘩汤好喝,肉虽然好吃,当饭吃也不行。”

张曙光满足的拍了拍肚子。

“小红,这二十块钱你收着零花,其他的我存起来,以后买粮食用。”

刘桂香从大黑拾中,抽了两张出来。

“娘,现在家里有粮食吃,我拿着钱也没用,您不用给我。”


祸不及妻儿,能让张曙光一家继续在张庄生活,已经是看在同宗同族的份上法外开恩了。

留下他们一家在村里自生自灭,已经是乡亲们作出最大的让步了,相处中的冷言冷语,排挤孤立是免不了的。

野菜和蘑菇多的地方,社员们根本就不允许张曙光一家靠近。

张庆春和苏红要上工挣工分,张胜利和张婉婉年龄还小,刘桂香只能带着大孙子张曙光,去一些偏僻的山沟里碰碰运气。

“奶奶,我没事。”

张曙光并没有外伤,只是摔岔了气,一口气没上来就过去了。

老太太叫魂,阴差阳错的叫来了地球上张曙光的灵魂。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小光,咱以后再也不上树捋树叶了,起来活动活动,看摔坏了哪里没有!”

看到孙子醒了过来,刘桂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张曙光在奶奶的搀扶下,忍着饥饿带来的眩晕感,勉强站起身来。

“小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

“奶奶,别担心,我没事。”

张曙光活动着四肢。

“那就好,咱们现在就回家。”

老太太也不打算挖野菜了,刚才大孙子可把她给吓坏了。

其实大儿子张向东家里,还有两个儿子都比张曙光要大,可因为张向南的事情,那两个孙子在村子里见了自己,连个招呼都不打,把自己当阶级敌人看待。

既然他们眼里没有爷爷奶奶,立志要断绝关系,那就当没有那两个孙子算了。

“好,咱们回家。”

虽然骨头没事,但摔这下子疼也是真疼,爬树肯定是爬不了了,索性还是回去算了。

一路上,张曙光心里默默喊着系统,可根本就没有任何回应,张曙光的心不停的往下沉。

不会吧,不会真的没有系统吧?这种天崩开局,如果没有系统帮忙,真的会饿死人的。

虽然祖孙俩走得不算快,但他们家本就住在山脚,两人很快就到了家。

“奶奶,大哥,你们回来了?家里的鸡我已经喂过了,妹妹也很乖,没有哭闹。”

隔着栅栏门,院子里的两个孩子高兴得迎了上去。

大一点的是男孩,今年八岁,名字叫张胜利。

小的是女孩,今年才三岁,名字叫张盼盼,意思是盼望着张向南能早点回来。

张向南失踪的时候,张盼盼还在苏红的肚子里。

张向南当兵多年,回家探亲的时间也不固定,在家待不上几天就要回去,所以张曙光兄妹三个,年龄相差很大。

“好,好孩子。”

刘桂香挎着篮子,和孙子孙女一起走进院子。

“大哥哥,抱抱。”

小丫头光着小脚,因为营养不良,走起路来还不太稳当,身上穿着一身土布衣服,明显是旧衣服改的。

“盼盼乖,你大哥累了,奶奶抱你。”

刘桂香赶紧把篮子交给二孙子张胜利,弯腰抱起孙女。

“小光,你赶紧回屋歇一会,等午饭好了奶奶叫你。”

老太太心疼大孙子,让他赶紧回屋歇着去。

因为张向南当兵多年,每个月都有津贴,所以家里的住房,在村子里算是数得着的。

正房三间,中间一间是客厅,一家人吃饭也在这里,算是餐客一体吧。

张庆春和刘桂香住在东边卧室,张曙光和张胜利兄弟俩住西边卧室。

东厢房也是三间,其中两间是套房,苏红带着小闺女张盼盼住在里边,还有一间是厨房。

西边没有房子,一个鸡圈里边,养着三只母鸡,家里的油盐酱醋,全靠着鸡屁股银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