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大结局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大结局

跳跳的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老陈从后厨拿了一大包牛骨,每人一份。上官云放在马车上。皇后更在乎棉花种子,比房玄龄和杜如晦有出息。雪姬看他们嘴馋的样子,突然觉得他们挺可怜的。她跟着苏玉做奴婢,每天想的是如何减肥,少吃点。公子都说了,再胖衣服都装不下了,每次跳绳都感觉晃来晃去好难受。说到底,李掌柜还不如我一个小丫鬟。“贤弟,那么我就走了。”李世民心满意足,虽然感觉苏玉占了他便宜。“好走不送,常来玩啊。”苏玉笑道。老李成了工具人。走到门口,李世民折返回来。“贤弟啊,还有一事相求。”李世民腆着脸说道。“兄弟之间,不说求字。”苏玉笑道。“你那锄头,可否给我一把?”李世民说道。杜如晦才想起来,刚才那老农的锄头锋利无比,记得说要带一把回去的。光顾着牛骨,忘了正事。“对啊,苏公...

主角:苏玉长乐   更新:2025-02-22 20: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大结局》,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陈从后厨拿了一大包牛骨,每人一份。上官云放在马车上。皇后更在乎棉花种子,比房玄龄和杜如晦有出息。雪姬看他们嘴馋的样子,突然觉得他们挺可怜的。她跟着苏玉做奴婢,每天想的是如何减肥,少吃点。公子都说了,再胖衣服都装不下了,每次跳绳都感觉晃来晃去好难受。说到底,李掌柜还不如我一个小丫鬟。“贤弟,那么我就走了。”李世民心满意足,虽然感觉苏玉占了他便宜。“好走不送,常来玩啊。”苏玉笑道。老李成了工具人。走到门口,李世民折返回来。“贤弟啊,还有一事相求。”李世民腆着脸说道。“兄弟之间,不说求字。”苏玉笑道。“你那锄头,可否给我一把?”李世民说道。杜如晦才想起来,刚才那老农的锄头锋利无比,记得说要带一把回去的。光顾着牛骨,忘了正事。“对啊,苏公...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大结局》精彩片段


老陈从后厨拿了一大包牛骨,每人一份。

上官云放在马车上。

皇后更在乎棉花种子,比房玄龄和杜如晦有出息。

雪姬看他们嘴馋的样子,突然觉得他们挺可怜的。

她跟着苏玉做奴婢,每天想的是如何减肥,少吃点。

公子都说了,再胖衣服都装不下了,每次跳绳都感觉晃来晃去好难受。

说到底,李掌柜还不如我一个小丫鬟。

“贤弟,那么我就走了。”

李世民心满意足,虽然感觉苏玉占了他便宜。

“好走不送,常来玩啊。”

苏玉笑道。

老李成了工具人。

走到门口,李世民折返回来。

“贤弟啊,还有一事相求。”

李世民腆着脸说道。

“兄弟之间,不说求字。”

苏玉笑道。

“你那锄头,可否给我一把?”

李世民说道。

杜如晦才想起来,刚才那老农的锄头锋利无比,记得说要带一把回去的。

光顾着牛骨,忘了正事。

“对啊,苏公子,你家的锄头真好使,我们看看,如果可行,我们帮您卖,如何?”

杜如晦说道。

“你们不是粮商吗?为何卖农具?”

苏玉说道。

“哎呀,生意人,什么赚钱干什么。上次苏公子的曲辕犁好用,我们就对着制造,卖了许多钱,李掌柜可是赚了不少啊。”

房玄龄帮腔。

苏玉靠在椅子上,微微笑道:“奥,原来如此。好说好说。”

“不过,老李啊,你不地道啊。你用我的曲辕犁仿制,赚了那么多钱,你却只字不提,这.....”

苏玉一副为难吃亏的样子。

李世民恨不得一巴掌呼死房玄龄:你特么的,说锄头就说锄头,你提曲辕犁干什么,吃饱了没事干啊。

“贤弟,这个呢,我们确实赚了一点钱,我们给你分成,下次带过来。”

皇后笑道。

难怪苏玉说房玄龄是房饭袋,哪壶不开提哪壶。

房玄龄知道说错了,连忙闭嘴。

“兄弟之间,说什么钱,伤感情。老陈啊,把锄头给他们一把,这个锄头赚了钱,那就一起算吧,给我个七八成就行,谁让我们是兄弟呢。”

苏玉摇头叹道,看起来让利很大。

李世民内心恨死房玄龄。

自己让工部仿制了那么多,这算下来得多少钱。

“行,咱哥俩谁跟谁啊。”

李世民内心在滴血,嘴上却笑呵呵。

老陈拿了锄头过来,李世民接了,转身就要走。

“等等,这是我给小荔枝的礼物,带回去吧。”

苏玉让雪姬打包了两个西瓜、十几个雪梨。

其实大唐时期已经有西瓜,叫做寒瓜。

史书记载: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五代十国时期,西瓜种得多一点。

大唐时期还少,而且那时候的西瓜没有现代科技的选育技术,色泽甜味都不如。

比如西瓜的发源地非洲,原始西瓜只有动物补充水分才吃。

小长乐看到水果,特别是西瓜,高兴地抱住苏玉啵了一口。

“苏玉哥哥对我真好。”

李世民嫉妒了。

这个长乐,平时让她亲我都不肯,嫌弃我胡子多,现在居然被苏玉收买了。

真是女大不由爹啊。

皇后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驸马的人选定了。

“好,小荔枝乖,常来玩啊。”

苏玉笑道。

“嗯,一定常来。”

李世民一行人出门,坐着马车回长安。

雪姬看他们走了。

“公子,你这么多鬼主意,就是想让他们帮你种棉花赚钱啊?”

雪姬跪在地上替苏玉捏脚,柔弱无骨的身子,纤细的小手,捏起来特别舒服。

“小雪姬啊,你还是太年轻。老李不过是一个粮商,手里能有几个钱,我要坑的是李二老小子。”

苏玉微微笑道。

上次跟孙大娘说了以工代赈,李二就搞了以工代赈。

后来说幽州叛乱,李二就不出兵。

这群家伙一定跟李二有某种联系。

至于是什么联系,这个不重要,苏玉也懒得追究。

他只是想利用李掌柜,从李二那里坑点好处回来。

“公子,你如何能坑到当今皇上?”

雪姬不理解。

“你日后自然知晓,天机不可泄露。”

苏玉闭着眼睛,揉了揉雪姬,沉沉入睡。

..........

出了庄子,刚才耕地的老农正在休息。

见李世民一行人出来,老农热情地说道:“就走啊?不再坐会儿?”

皇后娘娘笑道:“叨扰半天了,你家公子也乏了。我们改日再来。”

“好,慢走啊,三个月后,请你吃玉米。”

老农呵呵笑道。

走出苏家庄,听到老农在身后唱歌,其他耕地的农民跟着唱起来,和着鸡鸣犬吠,一片圣土之像。

李世民回望苏家庄,感慨道:“何时大唐都能像苏家庄一般安居乐业,那时,朕敢自比尧舜。”

皇后笑道:“皇上,臣妾有一个法子。”

“说!”

李世民急切地问道。

“让他当驸马。”

皇后指了指长乐。

小长乐正在抱着麒麟瓜爱不释手。

李世民脸一黑,随即笑道:“有道理。”

两人会心一笑,往长安城赶去。

回到御书房,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商议开钱庄的事情。

钱粮之事,一般都是户部尚书主持。

所以把户部尚书刘政会宣进御书房商议。

刘政会出身河南刘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只是他的存在感比较低。

隋朝末年,出任太原鹰扬府司马时,投靠太原留守李渊,告发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谋反,成为“太原元谋功臣”。

唐朝建立后,奉命留守太原,用心经营后方。

打仗不行,抵抗刘武周进攻的时候,兵败被俘,但是没有投降,算是忠贞不屈。

武德二年,击败刘武周后,被救回来,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洪州都督等职,受封邢国公。

这里要说下,房玄龄也是邢国公。

邢国公只是古代的一种公爵爵位,并不冲突。

进来后,李世民把开钱庄的事情说了。

“刘尚书,你觉得如何?”

李世民问道。

刘政会做后勤的,听完后被震惊到了。

皇上居然能想出如此治国奇策?

“皇上所言旷古未有,此乃治国奇策。但是,此事太过精妙,只怕朝臣们一时间接受不了,还要廷议方可。”

刘政会说道。

李世民笑道:“此事明日再议。”


刘政会走出来,高声拜道:“启奏皇上,去年冬天大雪,户部为了救济百姓,已经没有钱了。”

李世民佯装惊讶:“户部怎么会没有钱?练兵之事不能拖。众位爱卿,你们说如何是好啊?”

这话一出,世家大族的大臣们缩着头不出声。

去年冬天,苏玉出的鬼主意,说什么以工代赈,这个粮食就是从他们身上搜刮的。

虽然许诺了他们子孙当官,给了品级,但是朝中的官职是满的。

相当于给了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惠。

如今又说练兵没钱,他们一听就不对,以为李世民要从他们头上盘剥。

“众位爱卿,为何不说话呀?”

李世民故意大声问道。

还是没人说话。

李世民暗喜,就是要这个效果。

没人敢说话,那就好办。

“平日里你们话最多,到了国家救急之时,都是泥塑木雕一般。哼!”

李世民冷哼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呼皇上演技好。

上次他们就是这样被演的。

底下的开国大臣很无奈,他们倒是想出力,可是没钱。

那些世家大族有钱,他们袖手旁观。

程咬金听到练兵没钱,立马急了。

“皇上,俺老程家里还有些钱,我捐了。”

“你们这些人家里钱多,都拿出来。”

程咬金扯住吏部侍郎崔游,大声说道:“崔侍郎,你家里有钱,拿出来。”

这程咬金是土匪出身,下手没轻没重,把崔游的手捏得发紫。

“程知节,你放手!”

秦琼慌忙拉住程咬金:“知节,干嘛呢,松手。”

程咬金气呼呼放了手。

崔游很生气:“皇上,都是拿朝廷俸禄的,凭什么都从我们身上搜刮。上次的粮食还没还呢。”

这个崔游是博陵崔氏,说话很嚣张。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就知道你们尸位素餐,朕有个法子,你们听好了。”

众位大臣洗耳恭听。

房玄龄和杜如晦、刘政会三人等着李世民开始表演。

“朕的意思,开钱庄!”

李世民得意地笑道。


李世民说道。

“好几天没去苏玉那里,丽质吵着要吃西瓜,明日去苏家庄吧。”

自从在苏玉那里吃了火锅和水果,李丽质嫌弃宫里食物难吃,特别是没有水果。

皇后心疼女儿,想早些过去。

“对,朕和你一起去,正好说说讨伐突厥的事情。”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奇耻大辱,寝食之间,未曾忘却,整日如鲠在喉,心中这口气咽不下去。

苏玉已经说了突厥必败,大唐必胜,此事算是稳了。

但具体该如何行军布局,谁人担任主将,此事还需苏玉定夺。

“观音婢,朕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李世民突然说道。

长孙皇后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情,连忙问道:“何事?”

李世民说道:“那家酒楼老板的女儿钱小钱一直垂涎苏玉。”

“听说苏玉窝在苏家庄咸鱼不出门后,钱小钱到处寻他。”

“朕不能让这个丫头坏事,必须找人把这酒楼关了。”

皇后不知道这些事情。

在苏家庄遇到苏玉之前的事情,只有李世民和独孤彦云知道。

皇后当时不便过问。

而且,李世民当时和苏玉聊的是玄武门之变和逼李渊退位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本朝的禁忌,大臣们不敢提起,皇后也不想说。

所以李世民找苏玉算命的那些事情,几乎不再提起。

皇后为难地说道:“只是...酒楼规规矩矩做生意,皇上如何把他封了?会不会引起非议?”

李世民微微笑道:“非议?朕是皇帝,封掉一座酒楼还不简单。”

朝廷要你关门简单着呢,消防不合格、偷税漏税、断水断电....额,好像说错了时代...不过自古手段都一样。

皇后笑而不语...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不许苏玉娶别人?那娶谁?

两个人正说着...宫女墨玉在门口敲门。

“皇上,皇后娘娘,终南山来人了。”

终南山来人?

那肯定是袁天罡师兄弟二人。

“请国师进来。”

李世民说道。

门打开,进来一个童子,年纪十多岁,青布衣、布鞋,挽着一个道髻。

原来是袁天罡座下弟子清风。

“呦,小清风长大了不少啊。”

李世民认得这个童子,他是袁天罡带在身边的。

“清风拜见皇上,皇后娘娘。”

道士乃方外,不跪帝王,只是拜而已。

李唐以老子李耳为先祖,所以对道门弟子特别优待,也不介意。

“你师父派你下山有何事啊?”

李世民笑道。

清风拿出一纸书信,说道:“师父在终南山参悟天机,说东北幽州有变,或有灾祸,请皇上小心罗艺。”

书信呈上来,给李世民。

接了书信,李世民哈哈大笑:“清风啊,你师父曾经是大唐第一国师,但是这次啊,马后炮,纯粹的马后炮啊。幽州罗艺确实造反,但是朕已经兵不血刃,斩杀罗艺,收复幽州。你师父算得太晚了。”

清风被说蒙了。

其实袁天罡算不错,从终南山到长安城要些时日,山上的冰雪刚融化,清风一个童子,走路不便,所以两天前袁天罡算出来,已经是个狠人。

可苏玉开挂了,他知道所有大唐历史,甚至24史也是读过的。

袁天罡虽说是真材实料能算天机,可是具体的细节他是算不出来的。

“皇上的意思,难道有人比师父先一步算出了天机?”

清风震惊,他从未听说大唐有比自己师父更厉害的道士。

“对,已经有高人算出来了,你师父晚了好几步。不过,还是代我谢谢国师。清风一路也辛苦,来呀,拿些金银玉器赏赐。”

李世民笑道。

袁天罡虽说退隐,那是不想参与兄弟内斗,李世民可以理解。

而且这次算出来罗艺要造反,派了童子通知,也算是有情义。


选崇仁坊,市。

贵族豪居,巡防官兵,治。

刘政杜晦商议,座皇宅清,柜台库房、账房。

清。

选御林周围守,秩序井。

百姓钱,千错。

杜晦御房复。

“皇,钱庄,差,请皇赐。”

钱庄考究。

李,:“钱庄妙计苏玉,请。”

杜晦:“啊,钱庄,赐确该苏。”

“吧,朕苏玉。”

李吩咐。

杜晦办,骑匹飞奔苏庄。

苏玉存,晓,派。

纪虽,骨硬朗,且唐尚武,臣。

鞭,杜晦苏庄。

陈碰杜晦,:“杜账房,牛骨完?取?”

杜晦嘿嘿:“若,请讨。”

“,找,房。”

陈。

杜晦惊讶,苏玉猜?

苏玉算,今该。

按照李,肯派。

赐,苏玉。

棍,五百,五百。

房,苏玉练习。

雪姬旁帮忙研墨。

杜晦震惊:苏玉求赐?早早房?

居算皇,?

恐怖。

抚拢,绝阴谋。

“,您妙算,李掌柜派。”

陈佩服五投。

杜晦暗:算。

苏玉抬,微微:“吧,李。”

杜晦恭恭敬敬:“皇...皇城钱庄,李二谢掌柜献策,请题。,掌柜,苏,派求。”

苏玉,拿紫毫笔,房踱步,:“,钱庄,必须考究,虎。钱庄唐财根,唐底,件衣服,非。,决....”

苏玉杜晦,坚毅,决。

杜晦陈、雪姬屏呼吸。

历史刻,影响整唐。

杜晦暗惊:证历史吗?

雪姬连忙铺纸。

紫毫笔沾墨,苏玉奋笔疾,洋洋洒洒,赫。

“杜账房,拿吧,送李二。”

苏玉,非。

杜晦,非震惊。

,义深,般懂。

“谢苏赐,掌柜送宫,搅。”

杜晦拜谢。

陈:“杜账房,牛骨吗?跟讨,。”

杜晦腆脸:“怕妥。”

苏玉:“哪,,必客,牛骨。陈,杜账房包。”

陈杜晦包牛骨。

拿赐牛骨,杜晦呼趟值。

杜晦,陈房。

苏玉紫毫笔,雪姬伺洗。

“算准啊,毫差。”

陈佩服。

苏玉摆摆,:“准备,钱庄,该。”

陈:“准备,昨准备。”

苏玉渐热,夏。

“,李二计策,息,嫖,。”

苏玉。

雪姬:“,您肚坏。”

“怎,罚运半。”

苏玉调。

陈赶紧,二,。

杜晦鞭,玄武悄悄。

兵牛骨,李,否则。

拿苏玉赐纸,

杜晦御房,李急。

“怎,朕半。”

“微臣罪,。”

李苏玉称兄弟嘻嘻哈哈,君臣。

“?赐吧?”

李急切。

“赐,苏钱庄唐钱庄,根,件衣服,极。”

杜晦复苏玉。

李,叹:“贤弟非贴切,钱庄确。”

摊苏玉纸,赫:

底库!

嘶....

底库?

李突懵逼,未词语。

杜晦李,:“皇,微臣刚,懵。,贴切。简笔。”


李世民刚刚登基不久,内政外交都很紧张,军队需要训练应对突厥。

而后宫和内政多由长孙皇后处理。

朝中不少人说皇后是后宫干政,牝鸡司晨。

说着天灾也有皇后的一份。

“这群人完全是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一群王八蛋,全部杀了!”

苏玉骂道。

虽然这话说得粗鄙,骂得难听,可是皇后听了心中舒畅。

“骂得好,就是一群王八蛋。”

皇后附和道。

上官云又被震惊到了。

皇后娘娘居然说脏话了。

这个苏玉,他有毒吧,三言两语,居然把娘娘给教坏了。

“长孙皇后可是说是千古第一贤德皇后。”

苏玉徐徐说道。

听到苏玉说自己是千古第一贤德皇后,长孙皇后飘飘然,感觉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她十三岁嫁给李二,生儿育女,辅佐李二夺取天下,特别是玄武门之变时,她抚慰将士,激励士气,李二这皇位有她的一半。”

皇后凤体一震,这个苏玉,如何知道我当时抚慰将士、激励士气?这事情发生在秦王府中,他如何得知?

这家伙...

“特别是那些李建成的余党,比如魏征,他劝李建成杀李二,是长孙皇后见他为人耿直,可以匡正得失,才留他做官。”

噫?这是我跟皇上在寝宫里,晚上睡觉时说的枕边话,他也知道?

这家伙谁啊...

难道他当时也在床上?什么鬼?

“若不是长孙皇后,好些个大臣都已经身首异处了。”

苏玉慢悠悠地说,似乎一切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完全不顾长孙皇后震惊得脸色都变了。

“说她后宫干政,若不是她干政,这些人早死了。”

“而且,她著有《女则》一书,专门教导女子该如何辅佐夫君,不得干预男人的事情,她怎么可能自己干政,一群白痴。”

雪姬给皇后倒了一杯绿茶。

皇后刚喝半口,就喷出来了。

《女则》这本书还没开始写,还在她的肚子里。

刚才的事情也就算了,好歹是做了,有道是天知地知。

但是知道自己要写《女则》,这就过分了。

本宫还在打腹稿,你小子就知道我要写了?

“娘娘,你没事吧?”

上官云赶紧拿出手帕替皇后擦干净。

苏玉起身,问道:“雪姬,是不是你给孙大娘的茶不对?”

雪姬很委屈:“没有啊主人,我就是倒的绿茶,挺好喝的。”

长孙皇后摆摆手,说道:“不妨事,不是雪姬姑娘的问题,这茶和妾身平日里喝的不大一样。所以一时失态,见谅。”

“忘了说了,这是我制作的绿茶,需要茶树,然后炮制,清心润肺,去火解腻。这大唐的茶啊,我是真喝不惯,什么姜啊、胡椒啊、啥东西都往里面扔。真难喝。”

苏玉吐槽。

刚穿越过来时,苏玉说想喝茶。

雪姬泡了一杯大唐的茶,一口下去,苏玉差点没呛死。

那味道,绝不想尝试第二遍,真难喝。

雪姬重新给皇后倒了一杯。

绿茶入口,长孙皇后似乎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好茶,好茶。”

苏玉躺回摇摇椅,叹息道:“长孙皇后是个贤德之人,只可惜,天不予寿,死得早。”

噗...

皇后和上官仪同时喷出来。

“苏公子,您这是何意?”

皇后惊问道。

天不予寿?死得早?

“哎,没什么,随便说的,都是皇家的事情,我等草民,只管安安分分过日子,吃饱饭穿暖衣,有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服侍,日子等闲过,岂不美哉。”

苏玉捏了捏雪姬的脸蛋,粉嫩滑。

“苏公子是说长孙皇后活不长吗?”

皇后追问道。

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啊。

“算了,不说这个。”

苏玉突然不说了,任凭皇后如何问,就是不说。

皇后怕问多了露馅,也就不再追问。

“苏公子有经天纬地之才,有鬼神难测之谋,为何不入仕为官?李二如今求贤若渴,苏公子若是毛遂自荐,肯定会受到重用。”

皇后想试探下苏玉的意思。

这样的人才让她遇到,她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就刚才那一招以工代赈,这是旷世之举啊。

皇后当然不会明白,这个以工代赈大规模推行,并且成为国策,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鹰酱国的瘸腿大统领发明的。

“不不不,现在我若是去了朝廷,会被排挤死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自从曹丕那厮采用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这寒门子弟就没有出过头。我这里有吃有喝,日子过得多舒坦。何必到朝廷去,跟那群白痴争高低。”

苏玉知道如今不是时候,即便是李世民重视自己,他也无能为力。

朝政被世家豪门把持,皇帝可以换,大家族就是那些,大臣换汤不换药。

长孙皇后默然无语,苏玉所说是事实。

他们也想解决,可是没办法解决。

自从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到如今可是450多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可惜了这么个旷世奇才,却无法身居高位谋天下,可惜可惜。

看看天色不早了,皇后起身拜道:“今日与苏公子一席话,受益良多,今日天色不早,改日再来拜访。”

上官云马上替皇后披上衣服,系好衣带。

“天寒地冻,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苏玉起身笑道。

“谦虚了,您这饭菜,就是皇宫也比不过。”

长孙皇后再三道别,苏玉送到门口。

“老陈,送送孙大娘。”

“是,少爷。”

老陈送皇后和上官云出门。

走在路上,看到一群孩子拿着粮食喂麻雀。

“老陈,为何用粮食喂麻雀,它们可是糟蹋粮食的。”

皇后惊讶道。

“孙大娘,麻雀不吃粮食,吃害虫,是好鸟,应该保护。若是冬天饿死了冻死了,明年开春,这田里的庄稼可就不好了。”

老陈说道。

“这是苏公子告诉你的?”

“对,都是少爷教的。”


“如今皇上每日退朝都是心情大好,与往日不同啊。”

皇后笑道。

“哦?难道朕以前不是吗?”

李世民笑道。

小长乐装腔作势,学道:“阿耶以前退朝后是这样的:朕定要杀了那个田舍翁,哼。”

李世民被小长乐逗得哈哈大笑。

以前在朝堂上,不是被国事搅扰得心烦意乱,就是被魏征怼得想杀人。

没有一次退朝后心情好的。

如今有了苏玉的点子,李世民终于舒服了。

“是啊,有了苏玉,朕才知道做皇帝的快乐。”

李世民感叹。

“阿耶,我想苏玉哥哥了,我要去见苏玉哥哥。”

小长乐心心念念想着苏玉。

“你呀,嘴巴又馋了。”

皇后捏了捏小鼻子。

“哼,才不是呢,我就是喜欢苏玉哥哥。”

小长乐咯咯笑道。

皇后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着长乐公主。

或许...

“观音婢,发什么呆呀,我们赶紧走,别让玄龄和克明两个人捣乱。”

李世民催促道。

他其实有点烦房玄龄和杜如晦,苏玉的存在,越少人知道越好,结果他们跟过去了。

“说得是。”

皇后抱着长乐进了马车,悄悄从玄武门出城,往云阳县去。

从玄武门出去,到了泾阳县,一路上无人尾随。

李世民说道:“总算把他们两个糟老头子摆脱了,可以单独跟苏玉好好聊聊。”

话未落音,两匹马从路边的树林子里转出来,拦住马车拜道:“皇上,臣等久候多时了。”

李世民吐血,房玄龄和杜如晦居然早就在泾阳县守株待兔。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两位如何知道朕今日要出宫?”

房玄龄嘿嘿笑道:“陛下,上次在苏公子那里本来想问突厥之事,不料苏公子先说了罗艺造反的事情。”

杜如晦接话,说道:“如今罗艺伏诛,幽州平定,臣等以为皇上必然在此去苏家庄讨教。”

房玄龄又说:“所以臣等在此恭候。”

皇后抱着长乐从马车出来,笑道:“两位也是忧国忧民,那就同去好了。”

其实皇后的内心是:来都来了,赶不走的,还不如一起去算了。

长乐公主嘟哝道:“你们两个又想去喝酒不给钱。”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说破心思,只能呵呵笑。

果然小孩子说话最实诚。

“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李世民无奈,带两个蹭饭的同去。

到了庄子门口,田里长着很多没见过的庄稼。

李世民下了马,拉住一个老农,问道:“老人家,这是何物啊?莫不是高粱?”

这庄稼长得很壮实,不像麦子。

老人家回头,见到李世民几个,呵呵笑道:“哦,又是你们啊,听说上次喝得不省人事,这次又来喝酒?”

李世民略微尴尬,惭愧地笑道:“上次话到兴头上,多喝了几杯。”

老农说道:“没关系,我们家少爷心善人好,不在乎你们蹭吃蹭喝。”

堂堂一国之君,大唐的皇帝,将来要做天可汗的男人,居然被一个老农说蹭吃蹭喝.....


冬天的时候,苏玉窝在庄子里吃牛肉,逗雪姬,过着富贵咸鱼公子的生活。

老陈到外面打听消息,说李世民这家伙居然以工代赈,让程咬金找世家大族收粮食,然后征调饥民兴修水利。

经过一个冬天,饥民有饭吃,水利设施也建起来了,开春后,水库蓄满了水,对付春夏的旱灾,勉强能够。

苏玉当时奇怪,自己的以工代赈的策略,大唐时期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想得出来。

所以只能是皇后泄露的。

当然,苏玉并不知道孙大娘就是皇后。

皇后夹牛肉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大脑迅速地运转,马上想好了借口。

“这个..可能是,妾身当时回到长安城,觉着苏公子所说的策略简直是前无古人,乃是治国良策,所以跟来往的商人聊过。您知道的,长安城里达官贵人多得是,不知道哪位朝中大臣听到了,就把此事告知了皇上。”

皇后好不容易把事情圆回来。

皇上也真是的,好端端的,问这个干什么,差点把我坑了。

苏玉此人聪明绝顶,稍有不慎就会露馅的。

“对,当时皇...贱内,说起这件事情,我们听了以后,简直觉得公子真乃天人也。所以我们就多说了两句,恐怕是被哪位朝臣听去了。”

李世民呵呵笑道。

刚才问得太突兀,确实不妥。

李世民赶紧又吃了两片牛肉压惊。

大唐时期,皇帝称老婆叫锌童;宰相称老婆叫夫人;文人称拙荆;雅士叫执帚;商贾称贱内;庄稼汉叫婆姨。

李世民此时的身份是粮商,所以称皇后为贱内。

“实在抱歉,苏公子惊天国策被我们说了出去,让他们大臣捡了便宜。”

皇后抱歉地说道。

“这倒无关紧要,说出去是好事一桩,救了那么多无辜百姓,今年的旱灾也可以抵挡。功德无量。”

苏玉笑道。

“苏公子真乃国士无双啊,能想出如此奇策,却不邀功,我们佩服啊。”

房玄龄说道。

他实在是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

一个年纪轻轻的纨绔子弟,居然能想出如此惊天之策,却又不以此入仕邀功,真是旷古未有。

姜太公钓鱼,虽说是愿者上钩,还是想当相国。

诸葛亮高卧隆中,也是为了择主而事。

这个苏玉却真的是不问世事,只做一个富贵公子,真是佩服。

“我老杜活了几十年,没真心佩服过谁,苏公子是第一个。”

杜如晦说道。

李世民和房玄龄听着话,脸皮抽抽:这厮,平日里说佩服高明,原来都是假的。

“那苏公子,您觉得皇上对于您这以工代赈的国策,施行得如何?您给打几分?”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苏玉又怀疑什么。

苏玉翘着腿,慢悠悠地说道:“这个嘛,还行,勉强及格。”

房玄龄和杜如晦脸色阴沉,这次以工代赈,皇上做得非常漂亮,这苏玉居然说还算及格,这也太过分了。

李世民暗道:朕为这些事情操碎了心,苏玉居然只给我一个及格,难道哪里做得不到位?

“那,苏公子,如果皇上想得个优秀,该如何做呀?”

李世民问道。

“这次其实只救了关中和洛阳一带,青徐之地、幽州冀州,这些地方其实都未曾实行。稳住了关中,也就稳住了皇位,李二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先保住皇位再说。所以我说,他还算及格。”

苏玉说道。

李世民被说得心服口服,他确实是这么考虑的。

而且,他暂时也无力往那边推广,世家大族把持了哪边,他这个皇帝管不到。

“苏公子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啊。”

李世民感叹。

苏玉笑道:“我随口胡说罢了,哪有什么切中要害。”

“不不不,苏公子所言,和那李二所想一模一样。”

李世民说道。

皇后暗笑:皇上真是的,被苏玉带偏了,说起李二两个字如此顺口。

苏玉笑道:“李掌柜这么清楚皇上说什么,莫不是你就是皇帝。”

李世民一惊,难道苏玉猜出了自己的身份?

不应该啊,我的伪装毫无破绽才对。

雪姬正给苏玉捏脚,低声说道:“公子,你又开始胡说,这是大逆不道,谋反之罪。”

大唐时期,说另外一个人是皇帝,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谋反。

房玄龄和杜如晦默然无语:若此人不是苏玉,先斩后奏。

“不说这个,小心被李二听到,我们一起下天牢。”

苏玉哈哈笑道。

皇后噗嗤笑道:“苏公子,下天牢这等事情,你居然说得跟玩似的。”

李丽质说道:“阿娘,大哥哥没说错呀。”

上官云怕李丽质说漏嘴,赶紧给她吃西瓜。

老陈拿了一坛酒过来,放在桌上。

“来,请各位喝几杯,去去春寒。”

苏玉笑道。

酒从坛子里倒出来,酒香扑鼻。

杜如晦馋酒,马上端起来闻一闻,呷了一口。

“啧啧,这是醉唐呀!原来这长安城卖得最好的酒,是你产的呀?”

“对,闲来无事,酿了一些酒,喝不完的拿到长安城卖一点。”

苏玉笑道。

李世民听说是醉唐,马上喝了半碗。

“嘶...哈...痛快。”

长孙皇后也喝了点,称赞不已。

房玄龄也是个酒坛子,喝了一碗,感觉意犹未尽,举着一个碗,给老陈投去期待的目光。

老陈舍不得,这一坛子酒,拿到长安城,可以卖500贯铜钱。

“老陈,我都把碗端起来了,你好意思不给我吗?”

房玄龄哀怨地说道。

老陈脸皮抽抽:这个管家,怎么这等厚颜无耻,逼着我要酒喝。

无奈,老陈添了第二道酒。

不知不觉,喝了一坛酒。

这酒烈得很,是苏玉自己做的蒸馏高度酒,大唐时期其他人不会。

李世民酒酣耳热,拉着苏玉说道:“兄弟,问你个事情,你得如实告诉我。”

房玄龄和杜如晦惊愕:皇上认了苏玉做皇弟?

长孙皇后摇头叹笑:皇上第一次喝成这样。

“老李别客气,你比我年长,认你做大哥也行,让你占点便宜。”

苏玉笑道。

这话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气得半死。

什么叫也行,什么叫让你占点便宜?


上下五千年,强汉盛唐,后世国君无不倾羡之。

但贞观年间,李二其实很苦。

贞观元年春,先是河北大旱,到了夏天,山东诸州也大旱;

紧随大旱之后,关中之地霖雨成涝,而关外则是蝗灾;

还没缓过劲来,冬天又是雪灾。

刚刚登基一年,就接连的天灾,莫说朝臣乡野,连李世民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天谴。

“苏公子为何说这天灾也是机会?”

长孙皇后急切地问道,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

“天灾不可改变,但是我们人可以改变。水旱雪灾,三灾相连,对于李二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有道是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苏玉娓娓道来,不急不慢。

李二?

长孙皇后眉头微皱,嘴角抽抽。

即便是长孙皇后自己,也称李世民为二郎,从未敢叫他李二。

这个苏玉...

也罢,或许他是神仙也未可知。

“如何把危转化为机呢?”

皇后最想知道这个。

苏玉招招手,雪姬跪在地上捏脚。

上官云心中暗道:皇后娘娘正襟危坐,苏玉却让丫鬟捏脚,成何体统。

皇后却丝毫不介意。

“如今都说天灾是因为李二夺了李建成的皇位,还逼着太上皇李渊退位。”

长孙皇后身体一震。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众人皆知。

但是逼着李渊退位这件事情却没人知晓。

这件事情做得极其隐秘,外人最多就是猜测,拿不到实锤的证据。

可苏玉说得如此肯定...他真的是神仙?

“但是如果战胜了天灾,那就可以收拢民心,证明自己的才干。要知道,天灾之年是皇帝收拢民心的绝佳机会。而且...”

苏玉嘿嘿坏笑,莫测高深。

“而且?”

皇后都要急死了,总是被苏玉吊胃口。

“而且,还可以趁此机会打压世家豪族。”

苏玉坏笑道。

“那如何收拢民心,如何打压世家豪族呢?”

皇后问道。

苏玉突然停下来不说了。

“孙大娘,你不过是个商人,为何对国政之事如此感兴趣?”

商人是绝对不可以参与国政的,否则就是官商勾结。

她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官,因为士农工商,商户属于贱籍,无法入仕。

皇后慌忙解释:“我们做生意的,如果不关心朝政,怕是要亏死。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绸缪,好比如果知道天要下雨,我先囤积伞,岂不是倍增的利润。苏公子若是告诉我日后朝政会如何,我也好赚点小钱。”

这个解释说得通。

“其实简单,第一个:兴修水利,关中平原有三大河流渭河,泾河,北洛河。这些地方的水利设施从秦国以来一直在修建,但是自从东汉以后,逐渐荒废,特别是三国魏晋之后,加上隋末动乱,基本是废掉的。好比今年,若是有兴修的水利设施,秋洪可以蓄水,水灾不会这么严重。而且,明年春夏还有干旱,后年、大后年,还有旱灾,到时候可以开闸放水灌溉。”

皇后震惊,居然要连续干旱四年?

“今年冬季大雪,明年初春解冻,如果兴修水利及时,还可以蓄一波水,勉强应对明年的夏季干旱。至于秋天,还有洪灾。可在夏季干旱时疏浚河道,让洪水入黄河,洪灾也不打紧。”

皇后惊叹,此人能算天机?

其实苏玉并非神机妙算能看天象。

即便是现代社会,天气预报也是很不准确的。

就连明天的刮风下雨都说不准,更别说几年以后天气如何。

只因为他学过古代历史,看过贞观年间的水旱灾害记载。

“这是一个长远之策。若是兴修好了水利设施,往后几年,虽然天气不好,但是不会成为灾害。那时候百姓自然称颂李二是一个好皇帝。老百姓嘛,最重要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有饭吃有衣穿,其实谁当皇帝他们根本不在乎。”

苏玉说道。

雪姬乖巧地拿起一片西瓜,喂给苏玉吃。

长孙皇后感觉自己的三观被颠覆了。

苏玉所说的话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句句话都非常震撼人心,但是又合情合理。

改朝换代那么多,谁让老百姓过得好,他们就支持谁,根本不在乎怎么得到皇位的。

“那当务之急呢?刚才您说可以趁机打压豪门世族,如何做?”

皇后问道。

她身为皇后,既要顾长远,也要顾眼前,总不能让老百姓没饭吃,冻死饿死。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兴修水利的事情不能等,否则拖到开春,来不及蓄水,夏季大旱,秋天又是洪灾,李二岂不是完蛋。所以要现在开始修建水库。”

长孙皇后愣住了。

刚才的话都很合理,可是这一句话完全不像是一个神仙该说的话。

“可是苏公子,如今雪灾,百姓饥馑,国库空虚,此时大兴徭役,岂非背道而驰?”

在关中三大河流兴修水利,这可是大工程。

如今关中百姓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这个时候如果再修水利,岂不是暴君行为。

皇后实在不懂苏玉是怎么想的。

苏玉微微笑道:“孙大娘,这做生意搞买卖,你是内行,可若是说治国理政,你是外行。”

上官云正在喝茶,茶叶泡在水中,一层琥珀色,入口微涩,入喉却清甜,刚才的油腻顿消。

这是何等的仙品,居然如此神奇。

上官云一口闷了绿茶,像喝酒一般。

就在此时,听到苏玉说皇后治国理政外行,一口茶呛在喉咙里。

其他不说,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从小接触政治。

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后宫内政都是长孙皇后在打理。

就连李世民都佩服她在政治上的见解,苏玉却说她是外行不懂国政。

“还请苏公子赐教。”

皇后有点乐了,居然有人说她不懂国政。


“师父息怒,也不是徒儿编排,皇上和皇后娘娘确实这么说的。”

清风磕头求饶。

明月吓得噤若寒蝉,这个清风,跟了师伯这么久,难道不知道师伯的傲气吗?

即便皇上如此这般说法,你也不该照直说了呀。

“岂有此理,我们师兄弟何曾这般窝囊,定要会会那个能人异士。”

李淳风怒道。

方才李淳风还劝袁天罡要冷静,现在不劝了。

太过分了,骑到头上拉屎撒尿,当真把我们师兄弟不当世外高人看。

“没错,必要和他过上几招。”

袁天罡怒哼道。

“逆徒,说,那个妖人姓甚名谁,家居何处,什么个模样,从实招来。”

袁天罡坐下,一副审判逆徒的架势。

清风懵逼,当时光顾着生气,却是忘了要问名字来历。

“师父,这...”

清风支支吾吾。

“嗯?还不说?”

袁天罡呵斥。

“师父恕罪,徒儿当时问了皇上,但是皇上不肯说,好像是...”

清风支支吾吾,不敢说出来。

“好像是什么?”

袁天罡怒吼道。

“好像觉得师父不配知道他的名字。”

清风磕头说道。

这.....

“混账!”

袁天罡大怒,却无可奈何。

李淳风捋着胡须,微微笑道:“师兄,此事容易,他既然如此大才,肯定在长安城名声大噪,我们一问便知。”

“有理。”

袁天罡点头。

清风抬头说道:“师父,您道法通天,算一卦不就知道那人姓甚名谁...”

嘶....对啊。

“闭嘴。”

袁天罡感觉自己被气得脑短路。

拿起六枚铜钱,就在桌上向天卜了一卦。

铜钱落下,李淳风过来解读卦象,却是个废卦。

“噫?”

袁天罡心中惊讶,从未出现此等情况。

李淳风皱眉道:“难道此人不在五行之中?”

袁天罡不信邪,连算几卦,都是废卦。

汗珠子从额头冒出来,滴落在桌子上,袁天罡大惊。

“奇哉怪也,居然有算不出来的人。”

李淳风惊愕。

清风跪在地上,心中惊讶,原来这个人连师父都算不出来。

袁天罡卦象很灵验,但是苏玉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身体和魂魄的生辰八字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的苏玉不在生死簿,不入阴阳五行,袁天罡自然算不出来。

“师兄,此人道行高深,恐怕不好对付。”

李淳风说道。

“无妨,我们推算出那个东西,不信收拾不了他。”

袁天罡摊开一幅图,上面写着《推*背图》三个字。

这就是千古奇书,算出了两千年华夏历史的奇书。

“嗯,这是我们毕生心血,定能镇住这个妖人。”

不说袁天罡和李淳风在终南山上推算天机历史,朝代更替......


罗艺拥兵十几万,本人能征善战,出了名的凶狠,否则隋炀帝也不会让他镇守幽州。

要知道幽州那里可是直接和突厥对阵的前线,非悍将不能胜任。

尉迟恭虽然厉害,跟罗艺单挑,说不定还要被吊打。

让他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去对付千军万马,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吗?

“皇上,赵国公和鄂国公乃是国之栋梁,不可送入虎口。”

魏征走上前来劝阻。

李世民一惊,这个田舍翁何时混进来的?

魏征出来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得救了。

这个时候,只有魏征劝得了李世民。

平时李世民但凡有半点出格的事情,魏征就会逮住不放,大做文章啊,说他不是贤主明君。

今日所言如此荒唐,魏征岂会放过。

“请皇上收回成命,迅速集结兵力,抵御反贼罗艺。”

魏征义正严辞,声色俱厉。

众臣替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捏了一把汗,若没有魏征在场,他们小命堪忧。

房玄龄站在李世民旁边,对魏征挤眉弄眼,示意他走开,不要掺和。

魏征高傲,假装没看见,鼻子对着李世民:“国难当头,皇上却拿大臣性命开玩笑,此非明君所为。”

来了来了,他来了,他说着明君贤主持来了。

李世民微微往后靠,笑容逐渐得嚣张。

“田舍....郑国公,你说说,朕如何又不贤了?”

李世民捏了捏自己的胡须,气定神闲。

这个田舍翁,平时他占了道理,朕不好跟他计较。

今日朕有苏玉的锦囊妙计,要好好涮他一把才行。

“皇上,罗艺拥兵十几万,手下战将极多,这厮自己也是悍将,您让赵国公和鄂国公只身前往,此乃借刀杀人,恐怕后世要说皇上与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一般,只可共苦,不可同甘,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魏征说得义正辞严,咄咄逼人。

李世民慢悠悠笑道:“田舍翁也知军国之事乎?”

魏征内心:mmp,敢说老子不懂?

“皇上,魏大人所言甚是,请迅速发兵,拖延不得。”

李靖说道。

大唐战神说话,其他人附和。

李世民突然冷下脸来,帝王的气势瞬间爆表,起身说道:“朕自己决断,赵国公、鄂国公接旨!”

皇帝发怒,犹如雷霆万钧,谁能架得住。

魏征敢如此放肆,那是因为李世民愿意听,放在隋炀帝时期,他敢说?

李世民怒了,魏征低头认怂。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弯腰接旨:“臣接旨。”

“着你二人即刻前往幽州,平定罗艺叛乱,接手幽州之后,收编罗艺手下骑兵,安抚百姓,不得有误。”

李世民冷脸说道,一副不可犯的帝王之气,压得众臣喘不过气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这些人,不懂事,找骂。

“臣,接旨!”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被判了死刑。

“退下吧!”

众人退出御书房。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拖着双腿,挣扎着出了承天门,众人投去送别的目光。

“赵国公,要不找皇后娘娘想想法子,毕竟是亲兄妹。”

魏征说道。

长孙无忌摇头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命如山,谁敢违抗,即便是妹子,也不能。”

尉迟恭叹息道:“君臣终究是无法善终,各位保重,我们走了。”

两人骑了马,就这样两个人上路了,连个小厮都来不及带。

众人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感觉心寒。

他们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众人叹息而散。

众位大臣走了,皇后进了御书房。

“皇上,苏玉算定罗艺必死?”

当日,李世民三人喝醉了,皇后没有醉,苏玉所言,句句在耳。

“对,苏玉如此说...巴拉巴拉...所以,朕让赵国公和鄂国公二人只身前往。看他们那个样子,吓得脸都黑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

在大臣面前秀一把的感觉,真是爽。

“皇上,感觉你跟着苏玉学调皮了。”

皇后笑道。

“对了,明日去看看曲辕犁推广如何,这东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能力,要赶紧推广。”

“是。”

天色已晚,各自歇息不说。

........

第二天起来,李世民带着皇后,到了工部,徐侍郎正在忙活。

“参见吾皇万岁,娘娘千岁。”

徐侍郎见李世民到了,慌忙来见。

“徐侍郎,曲辕犁在哪些地方用了?”

李世民想看看效果。

“回皇上的话,万年县和蓝田县已经推广,百姓都说皇上圣德,比直辕犁好用。”

徐侍郎回道。

“走,去看看。”

李世民骑着马,带着工部的人到了蓝田县,此时春耕正忙。

走在田间,农民赶着耕牛,用曲辕犁翻地,冬天兴修的水库开始放水,保证了春耕。

幸好苏玉这小子出了以工代赈的鬼主意,否则今年的春耕要废了。

鞭子扬起,耕牛拉着曲辕犁跑得飞快,不像直辕犁费力。

“观音婢,你说那头牛的肉下火锅如何?”

李世民说道。

徐侍郎听得一愣:“皇上,您说什么?”

皇后扯了李世民一把,说道:“皇上说那头牛下地干活如何,臣妾觉得很好,比以前省力。”

李世民干咳两声:“对,朕就是问这个。”

从田间回来,皇后低声说道:“皇上,您这是在苏家庄吃牛肉上瘾了,当着大臣的面说这个。”

李世民笑道:“还不是苏玉那小子把朕带坏了,你别说,他的牛肉火锅真不错。”

“可不是嘛,臣妾也馋了。”

皇后笑道。

“什么时候再去一趟,蹭一顿是一顿。”

李世民说道。

两人嘀嘀咕咕说一路,徐侍郎在身后跟着,听得似是而非,好像是什么牛肉,什么锅。

“侍郎大人,皇上在说什么呢?”

手下人问道。

“大胆,敢偷听皇上的话,闭上耳朵。”

徐侍郎低声训斥。

底下人赶紧闭嘴,不敢再问。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走后的几天里,朝中大臣噤若寒蝉,生怕被李世民送往幽州以一敌万。

直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