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如织。
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穿梭于各个展厅,惊叹于风筝工艺的精湛,沉浸在风筝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
一位来自欧洲的老艺术家在参观完后,紧紧握着林小满的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说道:“这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人类创造力与梦想的殿堂,你们守护的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这座博物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艺术家前来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家乡风筝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度与广度。
小宇和新一代传承人在国际风筝赛事上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风筝运动与制作的热潮。
许多国家纷纷邀请他们前去授课、举办展览,分享风筝之都的传承经验。
小宇借机在各地宣扬环保理念,倡导利用风筝技术助力生态保护,让风筝承载的责任意识在世界生根发芽。
林小满参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广计划也取得了斐然成效。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模式在全球多个地区落地开花,不同国家的特色手工艺在科技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林小满常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谢信与合作邀请,她知道,曾经那个在巷口立下的小小梦想,如今已化作了连接世界的桥梁。
为了让风筝文化可持续发展,林小满还在家乡推动设立了 “风筝创新基金”,专门资助年轻一代在风筝领域的探索与研发。
基金吸引了众多企业与爱心人士的捐赠,为那些怀揣风筝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岁月流转,林小满渐渐退居幕后,将更多的舞台交给了小宇等年轻人。
但她依然心系风筝事业,时常在风筝传承学院开设讲座,讲述那些年追逐风筝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巷口的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
林小满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手中轻轻抚摸着一只陈旧却精心修复的金鱼风筝,那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
不远处,一群孩子围绕着小宇,眼睛放光地听他讲解风筝的奥秘,就像当年的自己。
微风吹过,银杏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过去的奋斗,又似在为未来祝福。
此刻,林小满明白,这追风筝的故事,永不会结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