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杨文静陈同全文免费

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杨文静陈同全文免费

竹里飘雪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杨素梅家的一顿饭足足吃了接近一个时辰,有不少村民路过他们家门口。杨素梅嘴巴都笑歪了。陈同进屋,刚好看到杨文静对着剩下的猪肉发呆。走过去,轻声道:“怎么了,肉太多了?”此时,虽说是下午,可是阳光并不多么的烈。温柔而又温暖的光打在了杨文静的身上。她虽然还是瘦瘦小小的,头发也不是那么的浓密和乌黑。不过,这两头吃的白米饭和猪肉,鸡蛋,营养跟上了。杨文静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有了血色,红润了起来。但是,此刻陈同觉得杨文静特别的好看。安静的午后,明晃晃的阳光,发黄的土墙,和坐在墙边发呆的女子。美的像一幅画。其实杨文静本来就很好看,当年作为知青下乡的时候,引得清河村的不少单身汉子起哄,远远的偷看过。陈同还记得清楚,那个时候的杨文静大大的眼睛里有光,眼珠...

主角:杨文静陈同   更新:2025-02-22 15: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杨文静陈同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素梅家的一顿饭足足吃了接近一个时辰,有不少村民路过他们家门口。杨素梅嘴巴都笑歪了。陈同进屋,刚好看到杨文静对着剩下的猪肉发呆。走过去,轻声道:“怎么了,肉太多了?”此时,虽说是下午,可是阳光并不多么的烈。温柔而又温暖的光打在了杨文静的身上。她虽然还是瘦瘦小小的,头发也不是那么的浓密和乌黑。不过,这两头吃的白米饭和猪肉,鸡蛋,营养跟上了。杨文静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有了血色,红润了起来。但是,此刻陈同觉得杨文静特别的好看。安静的午后,明晃晃的阳光,发黄的土墙,和坐在墙边发呆的女子。美的像一幅画。其实杨文静本来就很好看,当年作为知青下乡的时候,引得清河村的不少单身汉子起哄,远远的偷看过。陈同还记得清楚,那个时候的杨文静大大的眼睛里有光,眼珠...

《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杨文静陈同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杨素梅家的一顿饭足足吃了接近一个时辰,有不少村民路过他们家门口。

杨素梅嘴巴都笑歪了。

陈同进屋,刚好看到杨文静对着剩下的猪肉发呆。

走过去,轻声道:“怎么了,肉太多了?”

此时,虽说是下午,可是阳光并不多么的烈。

温柔而又温暖的光打在了杨文静的身上。

她虽然还是瘦瘦小小的,头发也不是那么的浓密和乌黑。

不过,这两头吃的白米饭和猪肉,鸡蛋,营养跟上了。杨文静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有了血色,红润了起来。

但是,此刻陈同觉得杨文静特别的好看。

安静的午后,明晃晃的阳光,发黄的土墙,和坐在墙边发呆的女子。

美的像一幅画。

其实杨文静本来就很好看,当年作为知青下乡的时候,引得清河村的不少单身汉子起哄,远远的偷看过。

陈同还记得清楚,那个时候的杨文静大大的眼睛里有光,眼珠子跟黑宝石一样惹人注目,鼻子挺翘,嘴唇饱满有吸引力。

她是知青下乡,曾经生活在城里的女娃,皮肤也很白。

嫩的能够掐出水来。

可是,下乡劳动和陈同的折磨,让她大变样。

大大的眼睛再也没有了灵动,皮肤也没有之前的白和光滑细腻,瘦的不成人样,哪里还跟美貌靠边啊。

杨文静感受到了陈同灼热的目光,有点局促,道:“怎,怎么了,肉,是,是多了点。”

一瞬间,杨文静有点慌乱。

伸出手背,在自己的脸上胡乱的擦了擦,“我脸上是有灰吗?”

陈同笑了笑,走上前去。

伸出手。

拉住了杨文静的手掌。

顿时,杨文静僵直了身体,无所适从。

陈同感受到了手掌里传来的粗糙,这一年,杨文静太苦了。

真的太苦了。

“肉还剩下那么多,你说怎么办?”

陈同笑着问道,声音很轻。

“你......你是在问我吗?”杨文静有点不敢相信。

一向都是说一不二的陈同,居然会问自己?

“对啊,听......媳妇的。”

杨文静心里一颤,有一点小开心。

这两个字,听着有点陌生,却又有点温暖。

“爹妈分开那么久了,他们日子很苦,不如送一点给他们吧。”杨文静期待的看着陈同。

当年他犯的浑事,还历历在目。

那可是耕地的牛啊,全家都指着它劳作呢。

可陈同倒好,牛猪顺带着鸡蛋一起卖了,就为了请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去县城里吃顿饭。

县城里的消费多高啊!

要知道,那鸡蛋是给二哥陈浩家的孩子陈江河长身体的。

小家伙七岁了,刚上一年级。

需要营养。

陈同从厨房里拿出菜刀,割了一大块肉。

又去前面的菜地里摘了一些辣椒,还有今天上午去山上转悠摘的一些木耳和菌子。

一起都放在了篮子里,出门前,又不忘拿了几个鸡蛋。

鸡蛋炒木耳,那是真的好吃啊。

他提着竹篮子,走在杨文静的身旁。

陈同家住在村子靠前一点,但不是村头。

二哥陈浩新起的房子在村尾,上山也方便。

路上,不少村民看到了陈同和杨文静,眼里都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这小子拎着篮子,篮子里还有菜。

这是去......他二哥家?

陈同和他二哥的事情全村人皆知,那么大的动静,想瞒都瞒不过。

尤其是隔壁还住着一个碎嘴婆杨素梅,眼呢个瞒住一天都是不得了事情。

何况,陈浩和老两口耗尽了家底重新盖了屋子,也瞒不住的。

约莫十五分钟,陈同来到了陈浩家的门口。

脸上有一点不自在,重生以来,他第一次上门过来看看爹妈和二哥。

大门紧闭!

杨文静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陈同上前,笃笃笃的敲门。

半响,也没有人应声。

他抬了抬脚,扒在树枝做的院子围墙上,勾着头,朝着里面看。

也是锁着的。

“可能是都下地干活去了,不在家。”陈同道:“我们晚点的时候再来吧。”

杨文静缕了缕垂在侧脸的头发,道:“要不,等会吧。”

“也行。”

陈同将竹篮子放在地上,绕着二哥家的房子转悠了一圈。

三间土坯房,上面盖了稻草和树枝,一片瓦和一块青砖都没有。

日子过得很艰辛啊。

他这个二哥,老实憨厚,一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喜欢认死理。

不过,之前对他是真的好。

没分家之前,家里的地都是他一人种的,养猪,养鸡,上山干活,跟着爹一起干零工,养活一大家子人。

没有一句怨言。

就在两人要离开之际,忽然看到了从拐角处出现的嫂子李红牵着小外甥陈江河。

“嫂子!”

陈同赶紧喊道。

李红是陈浩的媳妇。

不远,就是隔壁潘家村的。

比自己大八岁。

当时嫁到陈家来,对自己那是当作亲儿子来看的。

可惜自己不识好歹,自打李红生了江河,他就走上了作妖之路。

跟李红的关系闹得也很僵。

李红听到有人喊他,抬起头,愣了一下。

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又很快的收敛了。

“小同,弟妹,你们怎么来了?”

李红心里有点忐忑。

“吃过饭了没?没吃嫂子这就去做点给你们吃,家里还有两个鸡蛋。”李红急急忙忙的打开门,道:“这两天,你爸和你哥都忙着地里的事情,也没时间出去挣钱,不是嫂子小气,实在是......”

李红的第一反应就是陈同过来蹭吃和要钱了。

可是,这段时间。

家里有些事情,不但分文没挣,还借了不少。

如今,陈同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还带来了杨文静。

肯定是以肚子里的孩子为借口,要钱。

要是没有的话,少不了大闹一场!

陈江河缩着小脑袋,躲在李红的身后,他很惧怕陈同的。

李红身体绷的很紧,心脏突突的跳着。

“嫂子,我不是来要钱的。”

陈同拎起放在地上的竹篮子。

大步的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躲在李红身后的江河。

“江河有点瘦了啊。”

“喏,这篮子里有猪肉,鸡蛋和一些蔬菜,我是来给你们送猪肉来的。”陈同将竹篮子递给李红。

李红愣在了原地。


要多少,有多少!

全是河里的,野生的。

面馆老板笑开了花,他最缺的就是这些了。

黄鳝泥鳅小杂鱼。

他有秘方的,做的好吃。

没有腥味膻味,鲜美无比。

“多少钱一斤啊?”

老边又喝了一口水,问道。

陈同思考了片刻,道:“老板,我的黄鳝泥鳅都是从田里河里抓的,正宗野生的,保证每一根都是大拇指粗。”

“一块钱一斤,如何?”

一块钱一斤,是猪肉的一半,营养不比猪肉差半点。

不过,这也正常。

半斤肥肉,也可以熬出猪油,还有有油渣可以吃。

农村人的手里的钱,只能看看猪肉。

而黄鳝泥鳅只有城里人才会吃,营养价值高啊。

不过,处理起来麻烦,滑不留手的。

得用重油重料、

水产市场的价格是一块钱二一斤,陈同少说了两毛,非常的客气了。

要想稳固自己手中的生意,长久的发展,是要让出点利润的。

听到陈同给的价格,夫妻两人都笑了起来。

“行的,看你这个小伙子长相挺老实的,不是说瞎话的人,价格也给的公道。”老板应了下来,道:“下午五点,送点黄鳝泥鳅过来,我看看品相。”

“至于小杂鱼,统一价格,五毛钱一斤,超过筷子长的都不要。”老板又道。

“老板爽快人,生意一定越来越红火!”

陈同嘴甜的很。

夫妻俩笑的很开心,这小伙子会说话。

陈同离开,马不停蹄的去往下一家面馆。

他做的不止一家的生意,还有山上的好货。

木耳,菌子,竹笋,野菜等,多的是。

不摘,不就是浪费了吗?

遍地是黄金啊!

离供销社不远的面摊,是上次陈同吃大骨面的地方。

他的面味道也是很好,除了大骨面,还有一些鸡蛋面,素菜面。

这个时候已经十点半了,刚好最后一人吃完,老板开始收摊了。

“老板!”

“吃面?”

“不是。”

“那是?”

陈同来到了近前,道:“老板,山上的野货要不要,木耳,菌子野菜之类的。”

“都是山上现长现摘的,新鲜的很,下面一绝。”

老板低头想了一下,又看了眼陈同,道:“四毛一斤,一天五十斤。”

“得咧。”陈同笑的很欢,道:“明天上午给您送来,看看咋样。”

“行!”

老板点点头,接着收拾小摊。

回去的路上,陈同脚步轻快,此次很顺利,第一家黄鳝面馆他很有把握,第二家是他备用的,不曾想老板很爽快,直接就答应了。

吹着微风,陈同脚步更快了。

现在,他恨不得瞬移到家,开始原始积累。

挣他的第一桶金!

中午12点10分,陈同回到了家。

比平时足足快了二十分钟。

杨文静已经做好了午饭,一直在等他。

陈同心中一暖,知道自己的行动杨文静都能感受到了。

心中的干劲更足了。

吃完饭,收拾了碗筷,就来到了村头。

七八个大孩子正在路边玩耍,都这蟋蟀和蚂蚁。

清河村穷,不读书的孩子很多。

十来岁了,大字不识几个,农忙的时候就在家里帮忙。

陈同走了过去,在较大的一个孩子那边蹲了下来。

“黑子,记得你同哥不?”

陈同笑眯眯的。

黑子,十一岁了,又黑又瘦,活脱脱的一只瘦猴。

穿着裤衩,趿拉着鞋子,一件衣服上补丁都快占了一半了。

“同哥!”

黑子起身,回头看到了陈同。

牙齿非常的白。

“你怎么才来找我,好几天没喊我去摸鱼抓虾了。”黑子兴奋道。

陈同来找他,只有一件事情,带他玩。

“咳咳......”陈同将右手握成拳,咳嗽了两声,道:“今天,找你是正经事!”

“正经事!?”黑子眼睛睁的大大的。

“赚钱!”

陈同简单的说了两个字。

“唰!”

身边剩余的孩子全都起身,别的不说,挣钱在他们心里,是最渴望的事情。

“不能开玩笑吧,同哥。”

黑子笑的贱兮兮的,他和陈同一起玩,挺亲的。

“黄鳝泥鳅知道吧,二毛钱一斤,你哥我有多少要多少!”

陈同拍着胸脯,一副大哥的做派。

“咦......”几个孩子顿时起哄,一斤黄鳝二毛钱,他们才不信呢。

刚才还在田里抓了几条,都被玩死了,扔一边去了。

这黄鳝,太难吃了,根本没人要。

又臭又腥,杀起来也麻烦。

不过,他们不知道黄鳝大补罢了。

城里人倒是挺追捧的,尤其是这几年,吃的人很多。

很多人都买不到。

“黑子,你同哥骗过你?”陈同也乐了,自己赚钱,在村里是真的没人信啊!

下至三岁小孩,上至八十岁大爷。

没人信的。

看着陈同一脸认真的样子,黑子将信将疑。

“真的?”

“真的。”

“抓完黄鳝去我家门口等着,给你们两个小时。”

陈同说了要求,太小的不要,死的不要。

他转身离开,他得上山去摘木耳,菌子。

回到家,找了一个尼龙口袋,拿着篮子就出门去了。

杨文静看着来来回回的陈同,欲言又止。

陈同心里想着赚钱,也没注意,想着山上的“黄金”,水里的“黄金”。

一个半时辰后,陈同装了不少,菌子比较软,容易弄碎了,就放在了篮子里。

木耳,野菜,竹笋之类的就都放在了尼龙袋子里。

他背着鼓囊囊的大半口袋,急匆匆的往回赶。

他怕几个孩子抓不了多少,就送到自己家去,等的久了,以为是耍他们。

毕竟,自己现在的名声在村里要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当然,是坏的名声。

到了家,没见人影,陈同问了一下杨文静,下午没见人来过。

看来应该还在捉黄鳝泥鳅。

小杂鱼他今天不准备捉,人手不够,虽说小河不深,为了安全,他得带着大孩子一起捉。

当然,后面得发动全村人一起捉。

“文静......”陈同开口,道:“能不能请你帮我将这些木耳和菌子洗干净了,谢谢。”

杨文静愣住了,陈同对自己说谢谢了,还请她帮忙?

她的心尖触动了一下,一丝暖意流过心田。


杨文静和陈同这一顿饭吃的时间不短。

因为,杨文静长期以来的营养不良,饿的胃很小。

满满一碗堆尖的米饭,她一下子吃不了那么多。

何况,陈同还不停的夹肉给她的碗里,生怕她吃不饱。

杨文静只能勉强一口一口的强压,所以这顿饭的时间不短。

不过,这确实是她下乡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跟过年时候差不多。

有肉,有鸡蛋,有香喷喷的白米饭。

陈同这次的肉是给足了的,鸡蛋也蒸了一碗,所以两人根本吃不完,剩下的就留作晚上吃。

饭后,陈同又开始收拾碗筷。

杨文静坐不住了,想要起身帮忙。

“注意肚子的孩子。”陈同笑着说道,眼睛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璀璨。

杨文静脸有点发烫。

陈同,好像真的变了。

收拾完,陈同在小床上休息了一会,他下午还有事,要去多抓点螺蛳。

因为想着韭菜炒螺蛳肉,所以今天中午,院子前菜地里的韭菜他就没有割。

不过,韭菜长得快,割完一茬又一茬。

只要螺蛳炒韭菜吃的好,他不怕县城家属大院里的人不爱吃。

谁家不希望自己家的男人壮的跟头牛似的。

这一次,他从家里拿着竹篮子,最起码可以装三十斤螺蛳。

饭后消食,陈同走的并不快,路过了隔壁小婶娘家的门口,前去村头的小溪里摸螺蛳。

其实,自打杨素梅闻到了陈同和杨文静家的肉味,她就一直半掩着门,时刻关注隔壁的一举一动。

恨不得生个顺风耳和千里眼出来。

她在院子里做事也是心不在焉。

时不时的抬头撇着门外。

当陈同提着篮子走过门口时,杨素梅顿时来了精神。

她将沾有草汁的手随便在围裙上抹了抹,小步轻声的跑到了门缝前。

佝偻着身体,伸着头,透过缝隙,关注着陈同的一举一动。

“他拿着竹篮子干什么?”

这是杨素梅看着远去的背影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紧接着第二个念头。

“这小子神秘兮兮的,不会是去偷的吧?”

随即又一想,就算是偷的,这小子不可能上午刚偷过一次,下午又出去偷,那胆子也太大了。

杨素梅一脸的疑惑,不知道陈同搞什么名堂。

可是,她的心里一直不愿意承认,陈同和杨文静今天吃上了肉。

“也不知道端过来孝顺一下婶娘。”

她嘴巴里嘟囔着,干活的手也没有了力气,脑海里一直盘算着陈同拎着竹篮干什么。

她家的门并没有关上,一直是虚掩着,就等着陈同回来。

......

另一边,陈同正拎着竹篮子悠闲的走着,口里吹着口哨。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跑的慢的没有饭吃,跑得慢的没有饭吃......”

“会饿死,会饿死......”

今天中午,他能明显的感觉到了杨文静的内心变化,对他的看法终于有了一丝改观。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他一定要好好挣钱,让杨文静和未出生的孩子吃的饱,穿得暖。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看自己破洞的裤子和穿了好几年上面满是补丁的衣服。

杨文静的衣服补丁更多。

想到这里,他的心又疼了一下。

杨文静这一年,跟着他,真的太苦了。

十五分钟后,陈同来到了小溪边,田里依旧有不少忙活的村民。

半大的孩子在土里捉蚂蚁,捉虫子。

看到陈同来了,顿时眼睛放光,高兴了起来。

有一个稍大点的孩子,大约七八岁,名为二牛。

家里穷,一直没上学,在家里帮忙。

“同哥,明天带我们去后山找蘑菇和野味啊。”

脏兮兮的脸蛋,黑黑的瞳孔,满是期待。

这是之前陈同经常做的事情,孩子们一喊就应,身后常常带着十来个孩子,跑到后山。

掏鸟蛋,抓兔子,打小鸟。

陈同笑眯眯的看着二牛,道:“你妈来了。”

二牛一个激灵,缩着脑袋,趴在田埂上向后方望去。

果真看到了他妈妈挺直了身体,看向了这边。

“同哥,同哥,风紧扯呼,下次偷摸的。”

二牛一溜烟的跑掉了。

不过,陈同看着手里的螺蛳若有所思。

傍晚时分,晚霞铺满了天空,将田野尽头和水面都染上了一层金黄。

陈同已经将竹篮子装满了,足足三十斤。

他马不停蹄的回家,这螺蛳去壳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耽误不得。

陈同路过杨素梅家门口时,杨素梅就侧身在门边上,外面的人看不到。

“篮子里流着水,还挺沉......”

杨素梅恍然大悟,抓鱼去了,这是陈同最常干的事情。

“切......”杨素梅白了一眼,刚转身,又定在了原地。

“不对啊,这河里的鱼一股土腥味,又不大,没有重料也不好吃,吃了反而心里犯恶心,所以基本上村里的人除了孩子会烤着吃,大人几乎不吃......那他家的肉是哪来的?”

杨素梅的心里始终惦记着中午的猪肉香味。

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晚上,陈同的小伯陈文海刚处理了生产队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背着手,吭哧吭哧的往家走。

锅膛里剩下两个红薯。

虽然烤的很好,可是架不住一年到头几乎都吃这个。

陈文海长叹一气,扫干净上面的灰,大口的吃了起来。

乌漆嘛黑的厨房里,杨素梅突然探出了头。

“文海,怎么那么晚才回来?”

陈文海正在专心的吃红薯,这一吓,差点将手中的红薯掉在地上。

“你这娘们,天黑出来装鬼吓人啊!走路都不带有声的?”

“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了,胆子那么小?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冲我喊什么!?”

陈文海今天心情不好,生产对上的事情。

都是邻里乡亲的,说谁对都不是,鸡毛大的事情闹了一天了,家里的事情都没来得及做。

烦死了。

回到家里,黑灯瞎火,还从锅膛里掏出两个红薯。

能没有脾气么!


“应该的。”杨文静说道。

陈同从口袋中拿出了从县城买的肥皂。

“媳妇,这个是给你的。”

“什么?”

“你拿过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杨文静接过。

借着月色,看清了手中的东西。

杨文静愣住了,她是知青下乡。

认识这个东西的。

放在鼻子前轻轻的闻了一下。

眼眶有点红。

记忆中,这个香味和母亲身上的香味一模一样。

淡淡的茉莉花的清香。

萦绕在心间。

“这个是肥皂,洗澡的时候往身上擦一擦,可香了。”

陈同并没有注意到杨文静的心绪变化,自顾自的说道。

杨文静点点头。

进屋去了。

留下一脸懵的陈同。

媳妇,这是害羞了?

............

第二天。

东方刚露鱼肚白。

韩国庆和送山货的村民就来了。

这次是一百斤的山货。

整理的干干净净。

多出的二十斤,陈同单独整理了出来。

放在了竹篮子里。

陈同拿出毛票,付了钱。

韩国庆没走。

今天要去县城的。

“叔,吃了没?”

“嗨,起得早,还没呢。”

这个点,穷山村一般还没有吃饭。

都是先去地里劳作。

八点多这个样子。

在回家吃饭。

然后休息一会,接着下地。

不然,肚子抗不到下午两三点,必然饿的咕咕叫。

干活都没有力气。

韩国庆想的也很简单。

起得早,脚步快点,回来也就八点多。

那个时候吃饭不迟的。

陈同将韩国庆招呼进屋。

进了厨房忙碌了起来。

不一会儿,端出了两碗面疙瘩,里面还有一个白汪汪的水煮蛋。

已经剥了壳的。

“使不得,使不得。”

韩国庆从凳子上连忙起身,连连摆手。

他看的真切。

陈小子端来的是白面疙瘩,还有一个鸡蛋。

鸡蛋还好。

家家都有养鸡,虽然不是天天吃,半个月还是能吃上一个的。

但是。

那白面疙瘩可精贵啊!

县城里的人才能吃的起吧。

是不是跟猪肉一样的贵啊。

要说韩国庆不想吃那是假的。

可是,这吃的是啥?

也太好了吧!

“叔。这次请你帮忙,是体力活,吃不饱,怎么做事?对不?”

陈同将手里的面疙瘩硬塞给了韩国庆。

韩国庆咽了一口口水。

“这......这......”

嗫嚅了半天,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山沟里的村民都很老实。

也不善言辞。

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事情做好。

不然,对不起手中的这碗白面疙瘩啊。

吃过饭。

两人合力将一框框黄鳝泥鳅抬上了板车。

用麻绳绑好。

泥鳅黄鳝,陈同估计了一下。

大约七百斤左右。

大鱼小鱼加起来,也有个两百来斤。

“叮铃......”

一声清脆的铜铃之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陈同和韩国庆,推着板车。

出发去县城。

韩国庆人老实憨厚。

路上也没有多余的话。

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了县城的水产经销社。

大门还没开。

陈同走到门卫室,拿出了一根大前门。

递给了看门的大爷。

“呦呵,又是你小子!”

大爷记得清楚,出手就是大前门。

不曾想今天这小子又来了。

陈同嘿嘿一笑,道:“大爷,是我,这大铁门啥时候开啊。”

“你小子今天有啥事?”

大爷接过大前门,收好。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他知道陈同昨天找到了他们这的李经理,可是不知道干嘛的。

陈同指了指停在门口的两辆板车。

“送货来的,昨天跟李经理说好的。”

“快进,快进。”

看门的大爷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大铁门。

陈同和韩国庆推着板车进了经销社的大门。

李山还没有上班。


“我不仅需要换黄鳝泥鳅小杂鱼,还要山上的木耳,菌子,竹笋等一些山货。”陈同又抛出了一个赚钱的方法。

“只要五十斤,多了不要,明天一早,先到先得,也是一毛钱一斤。”

一场风波被陈同轻松化解,无论什么年代,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如果有!

那一定是钱还不到位。

村民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才挣多少钱,家家户户穷的叮当响。

肚子里空空的,油水也没有。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黑子一天就挣了一块六毛钱,很多人还是眼红的。

只不过怕这钱来路不正,担心抓陈同的时候,连带着自己家的孩子。

如今搞清楚了大半,心思都开始活泛了起来。

“哎,我家那孩子,过年都没吃上肉!”

“谁不是,我家那孩子,一件衣服穿三年。”

“哎......我家那个比竹竿还瘦。”

嘴上说着,可是每人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自己家的水稻田。

还有一部分上了山。

虽说清河村四面环山,但是山上并没有野狼猛虎之类的猛兽,最大的也就是野猪了。

所以他们并不在乎。

其实这个时候是饭点,但是吃不起,不少人家只吃两顿饭。

早上一顿。

下午两三点一顿。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万一呢。

那一叠厚厚的毛票,直叫人心里痒啊。

陈同伸了伸胳膊,这一天忙的,脚不离地。

他进了院子里,看到了还在发呆的杨文静,有点心痛。

不知道村民们都说了什么难听的话。

毕竟没读过书,陈同口碑又不好。

村里人憋不住话,可能刺激了杨文静。

“他们说什么了?”

陈同走过去,轻声的问道。

杨文静摇摇头,咬着嘴巴,不说话。

“没事,他们说什么是人家的自由,言论自由嘛,对不对?”

陈同从身后腰间拿出了碎花布,道:“你看,这是什么!”

看到村民的第一时间,陈同就将手里的碎花布藏了起来。

“布?”杨文静声音带着鼻音。

“是,正宗的棉布,小碎花,给你做衣服的。”

“我不......”

杨文静的话还没有说完。

就感觉嘴唇上传来了温润,陈同的食指放在了她的嘴边。

“你是我媳妇,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杨文静脸忽的红了,粉嫩的耳垂都要滴出了血。

刚好这时,月上柳梢头,洒下了清亮的月光。

杨文静微微低着头,月光照着,将她衬的更美了。

这几天吃得好,杨文静长胖了一点,脸上有了血色,嘴巴也是红润润的,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

“咕咚。”

陈同咽了一口口水,道:“我去做饭。”

慌忙离开了。

刚才,杨文静的红唇太吸引人了,他差点没忍住。

不过,还好,他肚子也饿了。

一人一碗热腾腾的大米饭,吃着鲜美的菜,看着肚子隆起的杨文静。

陈同,很安心。

这才是生活啊!

......

第二天一早,蒙蒙亮。

陈同就听到了叫喊声,一骨碌就起身了。

村民来卖山货了。

门口四五个汉子,陈同都是认识的。

按辈分都要喊上一声叔。

“这是昨晚上摘的,新鲜,干净,坏了的都没要。”

其中一声说道,名为韩国庆,以前跟陈同的父亲在一起打零工。

陈同接过一看,农村人是真的实在啊。

将菌子,木耳,野菜之类的整理的干干净净。

“谢谢叔,我一个个秤。”

韩国庆的十一斤重,一毛钱一斤,一块一毛钱。

陈同拿出毛票,点了对应的数额,给了韩国庆。

韩国庆露出了笑容,这小子,算是看着长大的。

可惜不学好,将他爹气个半死,不曾想有一天,竟然能够从他手里挣钱。

韩国庆不敢想啊。

山货陈同要的不多,所以上山的人不多,又是晚上,还是有人害怕的。

但是有人想挣钱啊,黄鳝泥鳅小杂鱼陈小子说了,下午才收。

小杂鱼容易死,没有灯晚上也不好抓水里的东西。

他们下午抓也来得及。

之所以上山,也是借着月光,木耳菌子又不会跑。

还是能够捡一些的。

一共五十五斤,虽然多出了五斤,陈同还是收下了。

五块五毛钱,每个人都拿到了钱。

心里开心啊。

自然高看了陈同一眼。

“你小子,不错,改邪归正我们也开心。”

“是啊,浑浑噩噩二十年了,对自个媳妇好点,娃快生了吧。”

“我们也算看着你长大的,现在,好啊!”

......

陈同笑着应和着,这些事情,能够慢慢的改观清河村村民对他的看法了。

口碑好转了。

毕竟,正正经经赚钱。

哪个不想呢。

老婆孩子热炕头,庄稼汉子朴实无华的想法了。

陈小子带他们赚钱,为啥不夸啊。

使命夸!

“韩叔,您稍等一会,问您个事情。”

几人要走的时候,陈同留下了韩国庆。

“陈小子,啥事?”

“韩叔,最近您看到我爹了吗?”

陈同自从上次从二哥陈浩家里回来,一直想着这个事情。

他看出来了,嫂子李红有所隐瞒。

提到父亲的时候,脸色都有点不对。

最近他一直忙,心思都在赚钱上,也没有顾得过来。

“你爹?”韩国庆蹙眉,道:“最近一直都是忙着稻田的事情,也没时间去打零工,一直没碰着你爹啊。”

“这个时候都忙,你家地不少,应该也下田去了。”

陈同点点头,笑着道:“谢谢叔。”

韩国庆离去。

清河村人口不多,但是占地不小,四面环山,所以住的比较零散。

村头村尾都有水田可以种地。

说实在的,陈同还不知道自己家水田在哪里。

每次路过村头,也没见到二哥陈浩的影子,水田应该在村尾。

“下次要抽个时间去看看......”

陈同回屋,弄起了早饭。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手里有钱,永远不慌。

六点半钟的时候,杨文静起床了。

看着陈同烧好了早饭,端上桌子。

她轻声道:“你每天那么忙,这些事情我来吧。”

陈同嘿嘿一笑,道:“你这是在关心我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