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小夏,是一名民俗学研究生。
那天收到导师转发的一封邮件时,我正坐在图书馆里翻看一本泛黄的《民间祭祀考》。
邮件来自一个叫“守灯人”的ID。
内容很简单:“林小姐,听闻您对民间信仰颇有研究。
我们村即将拆迁,有些东西想请您来看看。
地址:青木镇纸马村。”
我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纸马村。
这个名字让我想起导师曾经提到过的一个传说——据说那里保留着最古老的纸扎技艺,村里的人能让那里的纸人活过来。
想到这,我心里顿生一股浓厚的兴趣。
三天后,我站在了纸马村的村口。
时值深秋,枯黄的落叶铺满了进村的小路。
村口立着一座斑驳的石牌坊,上面刻着“纸马村”三个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牌坊两侧各挂着一盏白纸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
我掏出手机想给那个“守灯人”发消息,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信号。
正要转身离开,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林小姐?”
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摩擦过,”我是村长,等你很久了。
“我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后退了一步,转头看向老人。
他的脸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白,眼窝深陷,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衣服的褶皱处泛着不自然的反光。
“你好,我是林小夏。”
我强压下心中的不适,“请问守灯人在哪里?”
“守灯人啊......”村长拖长了音调,“他今晚会来见你,我先带你安排住处吧。”
跟着村长往村里走,我注意到路两旁的房子都很老旧,青砖黑瓦,檐角高高翘起。
奇怪的是,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挂着白纸灯笼,灯笼上画着诡异的符号。
更让我不安的是,一路上竟然没看到一个村民!
天色渐暗,那些纸灯笼一盏接一盏亮了起来,发出惨白的光。
“村长,村里的人都去哪了?”
我忍不住问道。
村长没有回头,“都在准备今晚的仪式呢。”
“什么仪式?”
“纸马村最重要的仪式。”
村长的声音变得飘忽,“百年一次的送灯仪式。”
我忽然打了个寒颤。
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村长的背影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单薄,就像......一张纸。
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