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度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完整

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完整

土豆勇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是“土豆勇者”的小说。内容精选:在约翰牛首相那,他是搅乱帝国殖民版图的神秘力量;在白头鹰总统心里,他是战后自由世界的隐形盾牌;而在东南亚的华人圈里,他则是万千移民心中的超级英雄。他总是摆手笑称:不过是给赶跑鬼子添了把柴火。他意外带着战争雷霆系统穿越到了1942年的缅甸战场,成了个被人诟病、全靠背景上位的少校参谋。可他愣是把一群对他不信任的残兵败将拧成了一股绳。他们在北山建起了老巢,雨林里跟鬼子玩起了游击,一路高歌猛进。二战烽火连天,他硬是把队伍从几个人的小营,拉扯成了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团,最后是飞机军舰俱全的超级集团军,一统东南亚,成为了那片土地上的传奇大佬。...

主角:殷子民张弛   更新:2025-03-06 1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殷子民张弛的现代都市小说《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完整》,由网络作家“土豆勇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是“土豆勇者”的小说。内容精选:在约翰牛首相那,他是搅乱帝国殖民版图的神秘力量;在白头鹰总统心里,他是战后自由世界的隐形盾牌;而在东南亚的华人圈里,他则是万千移民心中的超级英雄。他总是摆手笑称:不过是给赶跑鬼子添了把柴火。他意外带着战争雷霆系统穿越到了1942年的缅甸战场,成了个被人诟病、全靠背景上位的少校参谋。可他愣是把一群对他不信任的残兵败将拧成了一股绳。他们在北山建起了老巢,雨林里跟鬼子玩起了游击,一路高歌猛进。二战烽火连天,他硬是把队伍从几个人的小营,拉扯成了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团,最后是飞机军舰俱全的超级集团军,一统东南亚,成为了那片土地上的传奇大佬。...

《误入缅甸,从少校参谋开始抗战完整》精彩片段

“小心!鬼子的掷弹筒。”端着卡宾枪的郝猗一边大喊,一边换掉打空了的弹匣。
他的身边,一个老兵将布轮机枪的两脚架架在船舷上,对着一个可能隐藏掷弹筒的灌木丛打出了两个短点射,然后也不查看战果,立刻低头躲避。
果然,下一秒鬼子轻机枪反击的子弹就扫在了船舷上,崩飞了无数水泥碎块。
炮塔中的张弛深吸一口气,再一次调整37毫米主炮的方向,瞄准了那个开火的机枪阵位。炮火轰然炸响,那挺隐藏在巨大树根后的鬼子轻机枪和丛林中的树木一同在瞬间被笼罩在了炮弹爆炸的火光中。
又一发掷榴弹打来,轻巧的弹体划着高高的弧线落在了两栖坦克之后的河面上,这发打歪了的掷榴弹爆炸后除了将几尾鲜鱼掀到了岸上,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张弛透过炮手瞄准镜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他估计那些鬼子的掷弹筒组的藏身之处就在那处灌木丛中于是他紧握着无线电喉麦,果断地发出命令:“这里是巢穴,1号鱼雷艇你待会用机枪扫射我炮击的位置附近。”
说完,一发37mm高爆弹就打在那处灌木丛附近,爆炸溅起无数泥土和枯枝,也为PT-6鱼雷艇上的两挺12.7毫米重机枪指明了方位。
枪声如雷般轰鸣,激起了整个河道的回音。
张弛能清晰地看到夹杂着曳光弹的弹雨如同一条火蛇般抽打过去,附近碗口粗的树木被穿透,低矮的灌木更拦不住12.7mm的子弹,树叶和木屑漫天飞舞,就像一场小型台风一般,摧毁了那一小片雨林。
藏在那里的鬼子老兵的血肉之躯面对大威力子弹毫无招架之力。他们瞬间被火蛇抽打的四分五裂,摔落在地。张弛甚至看到一团团的血雾出现在那里,接着又消散在雨中。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枪炮的轰鸣声、树木倒塌的巨响声、子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中,丛林中的鬼子最终抵挡不住张弛队伍的强大火力,损失了大量轻机枪和掷弹筒的他们不得不狼狈撤退,原地留下了七十多具尸体,向着更深处的雨林溃逃。
这场战斗来得快,结束得也同样迅速。
“他们逃了,所有人停火,准备靠岸。把伤员都集中到郝大夫的船上去,让他治疗。”张弛透过炮手瞄准镜看到远去的敌人,心中的紧张稍微缓解了几分。
随即在他的命令下船队靠岸,士兵们迅速上岸行动起来。
张弛也指挥着LVT-A1两栖坦克驶上岸边,他跳下坦克,开始亲自指挥部队展开清理工作。
他军靴下泥泞的地面早已被鬼子被鲜血染红,河岸边的丛林里穿着屎黄色军服的鬼子兵横七竖八的倒卧着。
士兵们先是用刺刀狠狠地扎下补刀,确保鬼子死透,再默默地翻检鬼子的遗物,搜集有价值的情报。
张弛踩过湿滑的泥土,走到一具鬼子少尉的尸体旁,齐泉正蹲在那儿翻找着鬼子的挎包,突然,他从包里抽出一张泛黄的地图,兴奋地抬头对张弛说道:“营长你看,是他们的作战地图。”
大雨还在下。
船队连夜在河道上继续航行,士兵们只能蜷缩在水泥船中对付着睡去。
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船队经过了两岸连绵的陡峭高山后,进入了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
雨后的河谷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了这里的沉静。
远远地,张弛便看到了河岸东侧的村庄,想必那就是地图上标注的乾国移民聚集的新望萍村了吧?
张弛敞开着炮塔舱盖,呼吸着河谷内清新的空气,一时感慨良多。
尽管路上遭遇了一次鬼子,但这次百里转进依旧还算顺利。
“真是快啊。”他心中默默念道,“如果不是船运,单靠双脚在这雨季泥泞的雨林里走,恐怕怎么也得个把星期才到这儿。”
然而这10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他们行船只用了一个多昼夜便赶到了。毕竟在河道内,船队能保持每小时十几公里的速度持续前进,不仅省去了绕过山路和密林的麻烦,还可以日夜不停的前进。
“先头部队准备登岸。”张弛用无线电吩咐道。
他带着小东北及其侦察班率先登陆,留下主力在小河上待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