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男女主角齐妙刘文彧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恋小爱”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我幸运,得了县太爷夫人的帮助,可下一次呢?”“虽然我分家了,可仍旧是你们的女儿。爹能为了我,说出‘分家’二字,就说明爹并没有放弃我。我能拥有你们这样的爹娘,是我的福气。可这家……我不能呆了。你们也别分家,不然她真死了,咱们就都不好过。”说着,“咚咚咚……”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曹氏泪崩,趴在炕上,冲她伸手。齐妙不忍,起身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眼泪簌簌的流。......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啊?”
梁安惊呼出声。梁汉森更是惊愕。好在曹氏现在昏迷,不然听到这话,估计还会再次晕倒。
齐妙看着眼前张牙舞爪的老头,冷“哼”一声看着他,说:“怎么,我分家、我改名,还特么得你允许啊!你算老几啊你!”
“我是你爷爷——”梁宿友怒吼出声,最后“呼哧……呼哧……”的喘气。估计太激动了,所以气息跟不上。
“爷爷?爷爷能把孙女卖去窑子?你爷爷把你妹妹卖去了窑子了吗?”齐妙歪头看他质问。梁宿友这会儿没心思理她,抓紧时间在那倒气儿。
齐妙不顾梁安的摇头示意,冷笑一下,继续说:“老头,差不多得了,别看不清楚形势,姑奶奶现在玉碟上写的是‘齐妙’,我姓‘齐’。跟你没有关系。”
“你——”
“啪——”
梁宿友抬手打人,不过却打在了三儿子梁安身上。齐妙看着面前挡着的男人,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瞬间抽动了一下。
原来被父亲保护,是这么的幸福。
梁金山跟孙师爷走进屋,看着这样一幕,孙师爷二话不说,直接把齐妙拉到身边,冰冷地开口道:“今日我看谁敢动奇姑娘。谁动她,我就把谁抓去县衙,板子伺候!”
梁宿友闻言,顿时没出息的服软,说:“我……我没打着。我……我儿子给我挡住了。”
“哈哈……哈哈哈……”
齐妙直接爆笑出声,真的不怪她,她是没忍住。刚才还唯吾独尊的梁宿友,顷刻之间就鼠眯了,果然是欺软怕硬的主儿。
孙师爷砸了下舌,瞪一眼齐妙,示意她不要太过。随后瞅着梁金山,说:“梁里正,这奇姑娘我可就交给你了。若是日后她受了什么委屈,你想想你的里正该怎么做。”
“是,是是,孙师爷你放心,我一定……一定照顾好齐姑娘。一定,一定。”梁金山忙不迭的点头。就差没指天发誓表决心了。
梁宿友气得不行,可有师爷在这儿,他不能说啥。最后无奈,只得把气撒在了三儿子的身上。边打、边骂,还痛哭流涕。
别误会,不是舍不得齐妙,而是觉得丢人了。
七家屯祖祖辈辈,都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孙女分家、改名换姓。
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梁金山看不下眼,直接伸手拉住梁宿友,看着梁安说:“老三,赶紧给你闺女把衣服找找,我带她去村西我二哥那房子住。以后,那间房就是齐妙的家。谁要是去那找茬,得先问问我梁金山!”
这话说给谁听,大家都心知肚明。梁宿友梗着脖子,可被孙师爷那一记立眼,瞬间瞪得没了脾气。
梁安木讷,没反应过来,站在那里不为所动。梁汉森见了,赶紧脱鞋上炕,给妹妹收拾布包。王氏哆哆嗦嗦的从外面走进来,瞅着齐妙,抱怨的说:
“你这丫头主意咋恁么大呢?哪能你分家啊。你爹都没分你分什么家。你……”
“我不分家难道还要被你再卖一次吗?”齐妙懒得听她墨迹,直接打断她的话。刚才不还理直气壮,怎么这会儿又上演心痛不舍?
想明白了?缓过劲儿了?
瞅着她身后进来的梁敏霞,冷“哼”一声,又说:“你把我卖了八两银子,我问你,八两银子够你闺女嫁妆了?”
“你胡说,什么嫁妆不嫁妆。我不知道那是青楼,她糊弄我,说给你送去大户人家当丫头。”王氏替自己辩驳,好像她不知情的样子。
齐妙轻蔑,好笑的摇摇头,说:“行了,这个时候还演什么戏啊!你那给她准备的嫁妆给了你大儿子,当时我可在场呢,虽然我没进屋!”
“哼!”孙师爷出声,白了一眼王氏没说话。
大家心里明镜儿的,老太太不是不知情,是现在才反应过来罢了。如今齐妙再次将这事儿捅破,一层遮羞布都不给他们老宅留,也算是他们的报应。
齐妙看着梁敏霞,尤其是那张犹如圆盘的大脸,说:
“老姑,希望你能用卖我的钱,找一个好的归宿。最后一次唤你老姑,以后咱们之间……没有关系。”
“你——”
梁敏霞在家嚣张跋扈惯了,尤其是欺负梁桂香。可这会儿反被她呲打,却只能敢怒不敢言。没法子,里正、师爷都在场,她不能嘚瑟。
梁汉森终于把衣服都给找好了,曹氏这个时候也醒了。小声询问过儿子之后,差点没又昏过去。略带哭腔的看着齐妙,缓缓开口说:
“香儿,你过来,你跟娘说,你分家改名,是真的吗,啊?”
齐妙闻言转头,看着她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不落忍。可最终没有法子,点点头,算是承认。
“啊——呜呜……呜呜呜……”曹氏哭的肝肠寸断。
梁安见了,瞅着梁金山,说:“三哥,我闺女分家我不能继续留在这儿了。让她一个丫头在外生活我不放心。这样,你把我们也……”
“分出去”三个字没说出口,王氏“猛”地朝墙跑去。要不是孙师爷靠的近,拦住她。这一下子就真的撞结实了。即便如此,脑门还是有一个包,那么的醒目。
梁安跟曹氏都傻了,纷纷唤着“娘”,不再提分家的事情。不得不说,王氏真的够狠,为了不让儿子分家,直接对自己下死手。
齐妙接过梁汉森给的布包,走到炕边,双膝跪地。乖巧的看着曹氏,又看了看扶着王氏的梁安,说:
“爹,娘,还请您们原谅女儿不孝。女儿不得不这么做,如果我还在这个家,难保他们不卖我第二次。这一次我幸运,得了县太爷夫人的帮助,可下一次呢?”
“虽然我分家了,可仍旧是你们的女儿。爹能为了我,说出‘分家’二字,就说明爹并没有放弃我。我能拥有你们这样的爹娘,是我的福气。可这家……我不能呆了。你们也别分家,不然她真死了,咱们就都不好过。”
说着,“咚咚咚……”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曹氏泪崩,趴在炕上,冲她伸手。齐妙不忍,起身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眼泪簌簌的流。
她不明白原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原主的记忆里,除了干活就是干活。什么亲情、亲人,一概没有。如今再看,她的双亲很爱她,为什么记忆里竟荡然无存呢?
曹氏心痛,摸着她的脸,悲痛欲绝的说:“是娘不好,娘没保护好你。改名……改得好。齐妙,你就是齐妙。你就应该叫齐妙。你放心,娘不会不要你,娘每天都去看你。”
最后一句话,曹氏眼神中全是恨意。梁敏霞见了,浑身一个哆嗦,本能的往后退。
齐妙瞅着,心里对这个曹氏很感兴趣。这个便宜娘好像……不是表现出来的这般柔弱……
梁金山带着孙师爷还有齐妙从梁家老宅出来。
一切也算尘埃落定。
齐妙站在门口,深深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大门。不管怎么说,这里也是这副身体生活十五年的地方。今日因为她的缘故,终于离开了。
好半晌才迈步,跟上他们。心里多少有些不舍。说到底,还是有感情,不管曾经遭遇过什么。
刘成已经赶马车跟上了。一行人来到村西,两户之间夹了这么一个院子。院子不大,只有前院、没有后院。前院有一小块地,梁金山说是他夏天开辟出来种菜用的。
拿钥匙将屋门打开,屋子差不多有五十平。分出个外屋地,外屋地有灶,灶上是一口大锅,灶台北面是一个小火炕,平时吃不完的饭放在上面,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小炕旁边是两口大水缸,然后挨着的是一个碗架子。推门进到里屋,屋地是红砖的,并不是沙土。能容四个人的火炕,炕上有两个箱子,没了。
孙师爷瞅着这样简陋的房子,重重叹口气。梁金山忙开口说道:“师爷您放心,这屋里缺的,我一定给香儿……给妙姐儿补上,真的,真的。”
孙师爷摆摆手,砸了下舌看齐妙,说:“房子虽然小点儿,不过就你一个人住倒也够了。晚上把房门锁上,别出事儿就行。”
没等齐妙回话,梁金山先开口道:“这个师爷你放心,不会让妙姐儿有事儿的。隔壁就是我大哥,我一会儿跟他打声招呼,他肯定会照顾一下。”
孙师爷见他如此懂事儿,满意的点点头。环顾屋子一圈,看着他又说:“那这房子的名帖……怎么算呢?”
“自然是妙姐儿的名字了。这个没说的。”梁金山很挺快,直接许诺把房子给了。
一直沉着脸儿的孙师爷,终于露出了笑模样。从袖口掏出掏出一块碎银子,扔给梁金山,说:
“这是五两银子,买你这房子绰绰有余。至于房子名帖不用你管了,我回去会办。”
“哎哟,这哪使得,这……”梁金山想拒绝,可看到孙师爷严肃的脸,又赶紧抱拳行礼,说,“多谢师爷,五两银子实在太多,这房子顶多值三两银子。小院、小房。”
“那你是……”梁汉森想到自己心中猜测,微微蹙眉的看着她,道,“怕是不行吧。对方若是真的找来,老宅不可能吐银子的,到时候万一……”
“哥,你别忘了,我现在叫齐妙。她不敢再把主意打到我身上,根本不可能的。”齐妙说完,翻了个白眼继续,“之所以我那么说,就是要让老宅出血。不退银子那就三选一呗,跟咱没关系。”
三选一。
梁桂芳、梁桂兰跟梁敏霞三个选一个。
梁汉森听了妹妹这话,缓缓点头不吱声。伸手搂着她,舒口气又道:“不管你要做啥,哥都支持你。就像你支持哥去当兵,一个样子!”
“嗯,还是我哥最好。”齐妙反手搂着他,哥俩一路朝家走去。
雪越下越大,回到家的时候,梁安正在扫雪、撮雪。梁汉森把素丸子交给齐妙,赶紧伸手帮着父亲。小妮子原本也想帮忙,不过被父亲跟哥哥“撵”回了屋。
屋内,曹氏还在缝被头,已经快缝完了。见齐妙回来了,忙开口道:“快快快,上炕坐,上炕坐。鞋湿了吧,赶紧脱下放在小炉子边烤烤。”
“嗯。”齐妙点头,把鞋子脱下之后,突然想起了拖鞋。如果弄几双拖鞋在屋,那可是方便多了。
农家穷,所以基本都是自己做鞋,做一双能穿好久。可棉布鞋不一样,一遇到下雪天就完,鞋面、棉花都是湿的。把鞋脱下,穿着曹氏的鞋子,把自己的小鞋子放在炉子边。
曹氏看着拉回来的中药,轻叹口气,说:“这么老多药,啥时候是个头啊。”
“娘,不是说好不心疼银子的吗?”齐妙放好鞋回到炕上坐下,拉着她的手继续又说,“钱是王八蛋,用完还能赚。咱们不心疼钱,把身体养好才是最主要的。”
曹氏看着女儿的样子,好笑的摇摇头,伸手轻点她的额头一记,道:“跟谁学的这些俏皮嗑儿。”
“嘿嘿……”齐妙笑眯眯的在曹氏脸上“吧唧”亲了一口,然后又说,“娘,那些东西一共当了十六两银子。我这次没说要赎回来,所以就……”
“娘知道,娘不怪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曹氏摇摇头,一脸不在乎的样子。
说来也怪了,这个曹氏对于东西,还真的是霍的出来。不管齐妙怎么做,用来做什么,她都不在意。反正你只要觉得可以就行,也不多问。
齐妙把丸子打开,继续又说:“跟我哥饿了,在镇上的小馆子要了两碗阳春面跟素丸子。这是给您跟我爹带回来的,娘快吃,还热着呢。”
农家吃顿丸子不容易,基本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曹氏瞅着黄褐色的丸子,笑着点点头,捏了一颗放嘴里、咀嚼着。点点头,一脸满足的笑。
齐妙见了也很感染,眨巴了下眼睛,说:“银针跟艾灸盒在王铁匠那里做着呢,三天之后才能取。到时候娘听我的,每天要坚持,知道吗?”
“好,娘都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曹氏说着,伸手轻捏她的鼻尖,仍旧一脸满足。
齐妙用炕被盖着脚,瞅了下外面,一脸严肃的说:“娘,今儿我跟哥吃饭的时候,看到梨香园的人了。”
轰——
“梨香园”三个字出口,曹氏顿时蹙了眉。看着闺女略有些紧张地问,“然后呢?他们有没有说什么?”
“认出我了,想把我带走,不过带走了您就看不到我了。”齐妙忙开口给曹氏定心丸吃。
曹氏没有她那么乐观,皱眉瞅着,急忙追问着:“然后呢?然后怎么样了?”梨香园什么地方她晓得。那里的人肯定不会吃亏,如今见到闺女活着,还不得……
刚才这妇人就是中风前兆,也仗着她年轻,还有便是自己在场。不然肯定这会儿回天无力。等那李紫玫磕完头后,忙伸手将其扶起,笑呵呵地说:
“我这就是碰巧赶上了。夫人、小姐太客气了,真是愧不敢当。不过夫人还是要好生调养身体,不然下一次,您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不能动气,不能熬夜,更加不能费神。”
李夫人听了缓缓点头,再次侧身行礼一下,道:“姑娘说的我都记下了,就是不知……姑娘可否给我开个药方,我好仔细调养一下。”
啊?
齐妙懵了,一脸不解的看着她,有点不知所措。刚刚不是……
“不瞒姑娘,您跟那位郎中……我还是比较相信姑娘的医术。”李夫人先她一步说话。
这时,那伙计已经把棉被拿了下来,齐妙听到声响,看着那碧绿色面儿的被子,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一旁,说:
“麻烦您帮我放在一旁,我给这位夫人把了脉,再过来买东西。”
“姑娘请便,小的随时恭候。”伙计的态度比刚才还要好,不禁让齐妙对眼前的这两位身份有了一定判断。
如果猜得不错,他们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女眷,而且还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
瑞蚨祥掌柜走过来,犹如及时雨一般的对齐妙说:“姑娘,这位是咱们镇上李大善人的夫人,这位是李府的大小姐。”
姓李?
齐妙顿了一下,随后侧身行礼,道:“齐妙给李夫人请安,见过李小姐。”
规矩都是曹氏教的,自然没有问题。李紫玫跟她是平辈,忙侧身还礼。李夫人见她规矩如此,再加上身上的衣服,但就是这个姓……
迟疑了一下,伸手把她扶起,说:“齐姑娘客气了,是我们唐突才对。”
掌柜的也没想到她姓齐,可见李夫人对她如此礼待,便指着一旁的桌椅,说:“如果齐姑娘不嫌弃,就在那儿给夫人诊脉吧。”
齐妙听了看李夫人,一动不动。李夫人冲她颔首,侧身比划个“请”的手势。
二人一前一后去了那边,齐妙坐下、静心切脉。
李紫玫则是来到伙计这边,轻声的问:“齐姑娘来这儿要买什么?”
伙计闻言,忙抱拳行礼,说:“回李小姐的话,那位姑娘来买被子。”
李紫玫走到那套绿色被子前,伸手摸了摸,料子一般。抿唇一下看着伙计,道:
“你们这上好的被子可有?”
“有,有。”伙计忙不迭的点头。
去到一旁,拿了条大红色、黄色丝线绣制的缎面被子拿来。将其放下之后,道:“李小姐请看,这是咱们家最好的被子。十二斤棉花,锦缎面。”
李紫玫听了伸手摸了一下,还算不错。虽不如自己在家盖得,但也能拿出手。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就这样的吧,两条。再来一匹今年新品水粉海棠花的锦缎。”
“哎,好嘞。”伙计乐颠颠的去后面张罗。
齐妙给李夫人切完了脉,看着掌柜的,说:“麻烦您了。我不是很会写字,所以我说,您帮写,可好?”
“好,乐意之至。”掌柜的说完,去柜台拿了笔墨过来。
齐妙看着李夫人,微微颔首一下说:“夫人,这药您按时吃。但吃药期间切记生气、睡眠不足。您要记得一点,这药能治的了病,但救不了命。”
“想得多、在意的多,伤的是自己的身子。当人双眼一闭时,再牵挂的东西也无能为力,您明白吗?”
虽然不清楚这位李夫人为何郁结,但大户人家无非就是那些事儿,好猜。
李夫人重重叹口气,看着她,道:“齐姑娘的意思我明白。还请齐姑娘下药吧,我定将姑娘的嘱咐,铭记于心。”
掌柜的这会儿已经铺好纸张,齐妙轻叹口气,缓缓开口说:
“生黄芪,当归,知母,柴胡……三碗水煎一副药,每天晨起空腹,睡前各一碗。中药来得慢,所以还望夫人贵在坚持,”
李夫人闻言愣了一下,不明白他这句“中药来的慢”是什么意思。掌柜的好信儿,把药方吹干之后,交给李夫人的丫头,随口问道:
“齐姑娘,您说的中药来的慢,那什么药来得快?”
呃……
齐妙察觉说多了,忙憨笑一下摇摇头,道:“啥都不快。啥都得慢慢来,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祖宗常说的。”
李夫人听她这么说,“呵呵……”轻笑。看着她,满脸慈爱的问:“不知姑娘的医术……跟谁学的?尊师是……”
“不瞒夫人,我这医术……跟曾祖父学的。学得不好、不精,也就能看些常见的病罢了。”齐妙谦虚的说着。
总不能跟这李夫人说,说她是中医齐家第七十七代传人吧。那都是上一世的身份地位,在这一世用不上啊!
李紫玫从那边走过来,再次行礼一下,说:
“多谢姑娘仗义出手救我母亲。我这没什么可送姑娘的,想来姑娘大气出手,不会收诊金,所以我挑了两床被子还有一匹布料,赠与姑娘。算是我母亲的诊费。”
“使不得,使不得。”齐妙忙摇头,起身还礼一下说,“李小姐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哪能要什么诊费。至于您这东西肯定不止诊费才对。我受之有愧,实在不能收。”
“红白二事,诊病开方。素来都没有不付钱的道理。齐姑娘莫要谦虚,您绝对担当得起。”李紫玫娇滴滴的说着。跟母亲互换了一下眼神,又道。
“姑娘今日救了我母亲,那便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这些东西与我母亲的性命来比,绝对是我们占了便宜。所以还望姑娘不要推辞,收下吧。”
李紫玫说的诚恳,李夫人满眼赤诚,弄得齐妙很被动。当时救人,她就没想着要什么回报。如今……
想来两条被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
也罢!
侧身行礼一下,道:“多谢李小姐赠与被子。齐妙感激不尽。愿李夫人早日安康,切莫再有烦心之事。”
正说着,丫头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药。李夫人看她点点头,说:“齐姑娘的再三叮嘱,我记住了。多谢姑娘,我们先走一步。他日有缘,咱们再见。”
齐妙侧身行礼,没有说话。等人出了店铺之后,这才站起身。伙计走过来,把被子跟锦缎放在桌子上,说:
“姑娘,这是李小姐赠与你的。你是现在拿,还是先放在这儿,你去溜达?”
齐妙瞅着那些东西,冲着伙计行礼一下,说:“小哥儿,麻烦您告知一下价格,可以吗?”
“哎哟姑娘这就难为我了。李家结账都是一个月一来,所以我这……”伙计摇头,并没有多说。
齐妙明白,这是不准备告诉她。即便李家一个月结账一次又如何,你店里的东西价格,难道还是李家订的不成。
平白无故拿了人家这些东西,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被子、布料,一看就不俗。想来没有十两银子,应该是下不来。
“姑娘也不用这么为难。你救的是李府的当家主母,他们赠与你东西合情合理。每逢初一、十五,李家都会在庙上施粥,所有才有了这‘李大善人’的称号。”
掌柜的说完,冲齐妙抱拳行礼一下,又说:“姑娘,别太计较这东西。东西与人命相比,自然是人命最为重要。”
齐妙闻言,侧身还礼,淡淡的说:“多谢掌柜指点迷津。齐妙受教了。”
掌柜的摆摆手,说了句“请自便”,然后去了后院。伙计看着齐妙,指着东西,小声的说:
“姑娘,这东西在他们李家不足为提,但是在咱们农家,肯定是好东西。”
齐妙心里明白,这伙计是拐着弯的告诉她,这些东西价格对于农家来说不菲。伸手把东西抱起,看着他礼貌的点点头,算作感谢。
出了瑞蚨祥,直接去广益斋将被子、布料送去后院。王五人不错,笑呵呵的让她继续出去逛,午饭之后再送她回村儿。
时间充足,齐妙也就四处闲逛,家里用的、粮食都已经买妥。不过这吃的东西……还得再准备。
冬末春初是最尴尬的季节。
冬菜吃的差不多了,春菜没有,接替补上。所以原本最便宜的大白菜,都涨到了二文钱一斤。土豆更是三文钱二斤。
以前都一文钱好几斤的玩意儿,如今也都身价暴涨。人之常情,急人所需。齐妙瞅着白菜挑了十颗;土豆买了二十斤;大白萝卜买了五根。
姜、蒜……
卖菜的摊贩一看是大客户,很懂事儿的多给了一颗白菜。虽然不大,但也能吃上一顿。
摊贩人不错,听说齐妙的东西都在广益斋后院,便帮忙把东西给送过去。齐妙继续逛集市,从头走到尾,再从尾走到头。
古代没有什么护肤品,顶多就是香胰子、香脂、胭脂水粉这类玩意儿。对于她来说,胭脂水粉倒是次要,主要的是面霜。
挑了一个小摊买了两块香胰子,一盒香脂,又买了三条黄胰子。农家洗衣服惯用皂角粉,但那东西还不如黄胰子。
付过银钱,临近中午,齐妙这肚子也有些饿了。
看过农家类的小说,大部分女主都是拿着东西去酒楼,然后赚了第一桶金。要不……她去瞅瞅?说不定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打定主意往酒楼方向走,可快到的时候又改变了主意。没法子,实在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耐。
小说嘛,大多都是虚构扯淡的。
她现在……实打实的穿越哟!
与其花个一百文钱去吃顿饭,倒不如在路边摊花二十个铜板吃顿好的……
最新评论